第22章 市井春深(3/4)
风干鳗鲞里,说是东洋人吃不惯这腥气。\"
陈默从公文包摸出个铁罐:\"南造课长赏的冰糖,给孩子们甜甜嘴。\"罐底锡纸下压着张油印地图——虹口公园书画展的安保分布,用糖霜粘成樱花形状。
阁楼传来留声机卡带的杂音,南造送的《支那之夜》唱片又卡在\"苏州夜曲\"段落。陈默望着窗台上蔫头耷脑的茉莉,突然想起三年前与林蝶衣在慈幼院栽种的那株——彼时她哼着《木兰辞》培土,金线般的夕阳光束穿过她发间银簪,在泥土里埋下颗刻着\"不降\"的铜纽扣。
特高课文化室的榻榻米浸在沉水香里,南造千鹤的和服腰带如蛇蜕皮般堆叠。她将最新刊的《读卖新闻》甩在鎏金矮几上:\"陈主编这篇"吴服源流考",东京方面很欣赏。\"
\"能为中日文化交流尽力,是鄙人的荣幸。\"陈默跪坐的膝盖已失去知觉,目光却紧盯南造身后的屏风——那幅未完成的《富士山樱图》上,艺伎的簪子正指向江湾机场坐标。
南造的簪尖突然挑起陈默的下巴:\"但为何引用《三国志》"倭人好蚕桑"的记载?帝国学者考证大和民族自古精通纺织。\"
\"课长明鉴,\"陈默的喉结在簪尖下滚动,\"《魏志·倭人传》记载邪马台国曾向曹魏进贡"倭锦",正说明东方文明同源……\"
\"好个同源!\"南造突然掀开漆器食盒,里面躺着件血迹斑斑的儿童襁褓,\"虹口绣坊缴获的"抗日绣品",陈主编鉴赏下这针法?\"
陈默的瞳孔在镜片后骤缩——襁褓上歪扭的\"长命百岁\"竟用摩尔斯电码绣成,收针处的菊纹赫然是慈幼院的标记。他强压颤抖的手指:\"像是苏北的乱针绣,不过针脚粗劣……\"
\"那就请陈主编在专栏里教教支那人,\"南造将襁褓扔进火盆,\"什么才是真正的"文明刺绣"!\"
乍浦路鬼市的煤油灯在暮色中次第绽开。旧书贩掀开《芥子园画谱》,内页夹着的教会医院绷带渗出磺胺药味:\"张小姐说静安寺的野猫闹春,黑白黄三色崽儿最淘气。\"
陈默数出皱巴巴的军票:\"倒是巧,南造课长昨日也问起宠物医院。\"他抽走画谱时,指甲在\"狸猫换太子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