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出分手阴霾(7/8)
不仅仅是一种书法艺术,更是她表达自我、释放情感的途径。她相信,只要坚持不懈地练习,她一定能够用狂草书书写出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。
次日,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,在窗台上洒下细碎的光影。小丽轻轻地关上书房的门,将外界的喧嚣与纷扰隔绝在外。她走到书桌前,小心翼翼地从抽屉中取出那珍贵的兰亭集序拓本。
小丽坐在书桌前,轻轻抚摸着拓本的边缘,仿佛在与历史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。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与期待,如同即将开启一扇通往古代文化殿堂的大门。
她缓缓地展开拓本,那泛黄的纸张散发出一种陈旧而神秘的气息。兰亭集序的字迹逐渐展现在她的眼前,每一个笔画都仿佛蕴含着王羲之当年的情感与思绪。
小丽的目光首先落在了开头的几个字上,那流畅的线条,飘逸的笔法,让她仿佛看到了王羲之挥毫泼墨时的潇洒姿态。她不禁轻声诵读起来:“永和九年,岁在癸丑,暮春之初,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”那优美的文字如同一首悠扬的古曲,在她的心中奏响。
随着诵读的深入,小丽完全沉浸在了其中。她细细品味着每一个字的形态和韵味,感受着笔画之间的呼应与连贯。那些或粗或细、或疾或徐的线条,仿佛是王羲之内心情绪的自然流露。有时如涓涓细流,平和舒缓;有时又如奔腾江河,汹涌澎湃。
她注意到其中一些字的结构,看似随意却又恰到好处,充满了和谐与平衡之美。“之”字的变化多端,让她惊叹不已。每一个“之”都有着独特的姿态,却又与整篇作品融为一体,毫无突兀之感。
小丽的思绪也随着文字飘飞。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兰亭盛会,文人雅士们相聚在山水之间,饮酒赋诗,畅叙幽情。那是一个怎样的场景啊!春风拂面,花香四溢,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之间。而王羲之在这美好的氛围中,灵感迸发,挥笔写下了这传世之作。
她想象着王羲之在书写时的心境,是对自然的赞美,对友情的珍视,还是对人生的感慨?或许都有吧。这篇作品不仅仅是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,更是对生命、对美好的深刻领悟。
小丽的眼睛一刻也不舍得离开拓本,她仿佛置身于一个只属于她和兰亭集序的世界。她的呼吸变得轻柔而缓慢,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