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(第97章 )二级中等宇宙文明舰队锻造实录(3/8)
整折射角度,量子引擎同步补充能耗缺口,将分子级量子共振原理化作撕碎敌人的终极利刃。这凝聚着文明智慧的巨炮,终于做好了在星海中撕开新秩序的准备。
量子共振聚能炮以量子态多维调控与引力场共振耦合理论为根基,将战场维度拓展至四维空间。其核心原理在于通过构建四维能量聚合矩阵,利用引力场共振将量子跃迁产生的能量压缩至极致,粒子束凭借分子级量子共振原理,精准匹配目标物质的固有振动频率,从分子层面瓦解结构。
制造过程充满挑战,科研团队历经多次失败,通过纳米机械虫群雕刻量子导波纹路、采用三重叠加结构强化引力场锚点,最终攻克技术难关。
该炮能量转化率高达82,有效射程突破7万公里,发射的量子束不仅能撕裂空间,更能实现对目标的分子级摧毁,极大提升了二级中等宇宙文明的星际作战能力,成为改写星际战争规则的关键利器。
33 量子纠缠干扰阵列编织的罗网
在星际战场的电磁迷雾中,传统电子战手段对量子通讯与武器系统的威胁微乎其微。为打破这一困局,科研团队立下目标:打造能瘫痪敌方核心电子系统的广域干扰网络,将量子纠缠的神秘力量化为克敌制胜的武器。
维克斯推了推眼镜,全息投影中128个量子纠缠源的相位同步模型缓缓旋转。这位沉稳老练的科学家敲了敲操作台:\"单组纠缠粒子只能点对点干扰,但多源组网就能像钢琴键盘——每个发生器负责不同频段,合在一起就是一曲摧毁电子系统的狂想曲。\"
他的解释背后,是对量子纠缠网络构建理论的深度应用,通过精确调控量子纠缠的相位和频率,将多个纠缠源编织成动态变化的干扰矩阵,让敌方无处可躲。
暗物质屏蔽舱内,幽蓝的能量流在蜂巢状合金框架中流淌。泽娜双眼放光,控制机械臂灵巧地将微型纠缠发生器嵌入节点:\"这些小方块真能搅乱一万公里外的量子态?\"
维克斯调出实时波谱图,线条如跳动的音符:\"宇宙就是我们的琴键,每个发生器都是不同音色的琴弦。\"
首次全域测试时,整个星域的民用通讯瞬间陷入死寂,监控频道里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呼声。
林轩咂了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