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2章 好似正规军和土匪军之间的差距(3/4)
忆着这段时间的合作趣事,笑声不时回荡在餐厅。
第四天清晨,阳光穿透薄雾洒在码头。
顾方远站在即将启程的船上,回头望向繁华的上海。
他将刚买的小轿车钥匙递给马秋元。
又把剩余的四万多元现金交给管家,郑重嘱咐:“这些钱用于日常开销,另外,你多留意码头附近的房源,要是有合适的房子出售,立刻给我打电话。”
以后船队常来上海,船员们总住在船上不是办法,有个落脚点,大家也能好好休整。
“好的先生,如果有相关信息,一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您。”管家接过装钱的袋子,恭敬道。
“回家!”顾方远朝着船员们大手一挥,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。
话音未落,众人便踩着金属楼梯咚咚作响地登船,脚步声与江浪拍打船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。
眼前这艘深灰色的1000吨级散货船巍然耸立。
船身钢板泛着冷硬的光泽,桅杆上的红旗在江风中猎猎作响,与旁边那艘小型铁壳船形成鲜明对比。
没错!
是登船!不是跨上甲板!
这次乘坐的不是小型铁壳船,而是一艘1000吨级的散货船。
曹平安没让他失望。
不但75万元买下一艘千吨级散货船,还在船厂的帮助下,办好了航运通行证。
接下来只要回到江南省,把剩下的文件补充完全,以后再也不会遭受买船限制。
如果换成一年前,私人船运,简直想都不敢想。
也就趁着这股改革春风,才会办的如此顺利。
千吨级散货船和小型铁壳船,完全就是两个概念,好似正规军和土匪军之间的差距。
当然。
有了千吨级散货船,不代表小型铁壳船就没用了。
千吨级散货船只能在长江流域跑一跑,很难进入各个支流。
比如南江市前往省会的水路。
最多只能容纳下小型铁壳船航行,如果千吨级散货船强行进入航道,很容易出现搁浅现象。
这艘船也被顾方远起名为‘长江1号’。
两艘船一前一后向南江市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