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9章 地宫机括(3/5)
道那些重达千石的金人,竟是巨大的磁石装置?
\"水下有异动!\"了望兵的喊声被浪涛吞没。只见黄河入海口方向涌起巨大漩涡,九道水柱冲天而起,在暴雨中凝成青铜鼎的虚影。更惊人的是,散落的倭国战船残骸竟自动拼接,木板缝隙间渗出磁砂,拼出类似《周易》河图的图案。
\"是宇文恺的"地动仪"原理!\"王忠嗣突然醒悟,\"九鼎对应九州磁脉,此刻骊山的主鼎异动,引发各地分鼎共鸣!\"他话音未落,娜菲赛留下的青铜匣突然从船舱飞出,匣中《墨子》残卷的\"非攻\"二字发出微光,映出千里之外的骊山地宫——阿史那云正挥舞红绫,与上千磁傀
地宫内,阿史那云用红绫卷住一根石柱猛拽,整面墙轰然倒塌,露出后面的\"工坊\"景象:三千名工匠分成十二组,正在熔炼一种蓝灰色粉末。他们面前的陶瓮里泡着五姓七望的族徽残片,旁边的青铜牌上刻着\"取士族血脉,炼九州磁枢\"——这是唐代严禁的\"厌胜之术\",却被明目张胆地用于皇陵建造。
\"这些人是活的!\"乌木扎用刀挑开一个工匠的衣袖,露出手臂上的针孔疤痕,\"他们被下了蛊药,神志不清!\"阿史那云认出那些疤痕的形状,与回鹘族对付烈马的\"醉马草\"注射点一模一样。地上散落的工牌显示,这些工匠最早来自天宝五年的\"骊山修陵役\",其中一块木牌背面用指甲刻着:\"赵十二,河南郡人,被迫饮磁砂水\"。
突然,所有工匠同时转身,动作整齐得如同提线木偶。他们腹腔中传出机械转动声,竟各自掏出一个青铜齿轮,投入中央的熔炉。靛蓝色的火焰腾起,阿史那云闻到熟悉的气味——那是漠北萨满焚烧磁石时的焦味,混合着人肉烤焦的恶臭。
\"阿史那可敦果然胆识过人。\"空荡的地窟中响起苍老的声音,熔炉中升起由烟雾凝聚的人影,穿着将作大匠的官服,正是已去世多年的宇文恺,\"当年始皇帝用磁石镇龙脉,却不知需用活物养磁。这些工匠被灌了三年磁砂水,血脉早已成了磁脉导体\"
话未说完,阿史那云的狼牙镖已破空而至。镖头的美玉尖端擦过\"宇文恺\"的面颊,烟雾立刻散去,露出后面的青铜机括——原来只是用磁石投影的幻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