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8章 九鼎归源(3/4)
舍得杀吗?\"
殿外突然传来金石相击之声。十八面青铜镜被阳光折射,在地面投出复杂的几何光影,萧绾绾赤脚站在光阵中央,襦裙下摆染着水渍,像是刚从水中捞出。她每走一步,婉儿脸上就浮现痛苦神色,两人胸口的梅花烙印同时发出微光,宛如镜像。
千里之外的东海海面,王忠嗣踩在倭国战船残骸上,靴底粘着的碎镜片映出扭曲的人脸。这些刻着樱花纹的镜片来自倭国的\"八咫镜\",三天前他们在济州岛附近截击的船队,每艘船上都载着大量磁砂与青铜残片。
\"大帅,这酒壶不对劲。\"李光弼递来的青铜壶上刻着云雷纹,壶底却有行极小的铭文:\"泗水鼎,泰阿刻\"。王忠嗣摩挲着铭文,突然想起《史记》里记载的秦始皇泗水捞鼎之事——传说当年鼎刚出水就有龙咬断绳索,难道那些所谓\"神龙\",其实是磁石引发的异象?
海水突然翻涌,一个青铜匣从海底捞起,匣盖打开时露出半卷帛书。王忠嗣认出那是宇文恺的笔迹,\"磁枢归位,九鼎重光\"八字下,用朱砂画着十二座城池分布图,其中东海位置被重重圈住,旁边注着\"第九鼎藏于扶桑穴\"。帛书背面是用密丹写的地图,显影后露出徐福船队的航线,终点竟标着\"蓬莱岛下有磁山\"。
\"报!倭军异动!\"呐喊声中,原本投降的倭国士兵突然集体抽搐,他们解开铠甲时,王忠嗣惊见那些人的胸口都嵌着磁砂凝成的鳞片,皮肤下隐约可见金属丝游走。一个倭国武士死前抓破自己咽喉,从伤口里掉出的不是内脏,而是刻着\"泗水\"二字的玉璧残片,边缘还缠着发丝般的细磁丝。
地宫内,阿史那云用红绫裹住新发现的尸体,借着火把仔细查看。死者穿着将作监的灰色短褐,衣襟内侧绣着\"李桓\"二字——这是五年前随宇文恺修骊山陵后失踪的将作少监。乌木扎用匕首挑开死者衣领,露出肩头刺青:\"天宝三载,骊山修陵人\",旁边还有个奇怪符号,像是三个\"山\"字叠加。
\"可敦,看这墙!\"阿古达刮去墙皮,露出下面用暗红颜料写的字迹:\"匠作监三千人,以磁傀代真人,永守龙脉\"。那些字历经千年仍未褪色,显然是用活人血混合磁砂写成。阿史那云突然想起突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