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9章 磁龙睁目(下)(1/3)
洛阳安喜门的青铜门轴发出垂死野兽般的哀鸣,宇文恺的棺椁像枚生锈的巨钉撞破瓮城。李琰踩在崩塌的女墙上,看着靛蓝色磁髓从棺盖缝隙涌出——那不是什么神龙显灵,而是高压磁浆在地表磁场中的自然塑形。当磁浆升至十丈高空时,地磁感应让它自动拼合出《禹贡》九州图的鳞片状纹理,龙爪扣住的\"日轮\",分明是传国玉玺印纽的磁光投影。
\"陛下!箭矢被磁晶吸附了!\"金吾卫的报告带着哭腔。李琰看见羽箭悬停在磁龙体表,箭头铁簇正被分解成细小磁粉,这是《淬铁篇》记载的\"强磁消铁\"现象。上官婉儿突然扯开衣襟,太平公主赐的磁髓护心镜在胸前发烫:\"玉坠里的骊山磁脉图!\"她将玉佩按在城砖缝隙,荧光顺着砖缝蔓延,竟勾勒出宇文恺手绘的东都地下磁宫剖面图。
\"浑天仪在玄武广场下!\"李琰认出图中北斗状的几何结构。作为曾参与修缮国子监的皇子,他记得《唐六典》记载宇文恺在东都建造过\"地下观象台\"。握紧陌刀的瞬间,他注意到刀柄铜箍上的《唐律疏议》铭文——这些按律法锻造的制式兵器,含碳量恰好能抵御磁石吸附。
当他劈开第一条磁龙触须时,靛蓝色磁浆溅在玄甲上发出\"滋滋\"声响,腐蚀出的纹路竟与《水经注》残卷上的河洛水系图完全重合。\"是磁脉记忆残留!\"上官婉儿从醋缸里捞出浸了三日的令旗,\"裴寂的《淬磁方》说过,磁髓遇酸会释放储存的地脉信息!\"
骊山地底三百尺的磁宫深处,上官婉儿的磁髓火把忽明忽暗。坍塌的甬道里,凸起的磁石群自动排列成《开元占经》中的\"荧惑守心\"星图,每块磁石表面都刻着极小的千字文编号——这是宇文恺发明的磁脉定位系统。她摸着石壁上的凹痕回忆,当年随太平公主查抄武三思府邸时,曾在密室见过类似的星象刻度。
\"天枢位在这里!\"婉儿将玉坠嵌入北斗第一星的凹槽。整座地宫突然发出齿轮转动的轰鸣,直径五丈的青铜浑天仪从地面升起,二十八宿环上的磁髓液珠开始沿着《周髀算经》的弦矢轨迹流动。她注意到天玑星位卡着半片竹简,残缺的《大业拾遗》记载:\"以磁髓灌顶,可保尸身不腐,神识永存\"——原来隋炀帝追求的\"永生\",竟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