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 玄武变(4/4)
运到,这三百架火炮,足够将太极宫炸成废墟——”
“是吗?”上官婉儿忽然冷笑,从袖中取出半块银饼,“您派去将作监的人,怕是永远不会知道,暗渠里的硫磺,早被我换成了引火的硝石。汤泉宫的地下水,此刻怕是已经成了火药引子。”她话音未落,殿外突然传来巨响,汤泉宫的东北角燃起熊熊大火,正是暗渠汇聚之处。
李琰趁机挥刀,陌刀劈开两名死士的同时,赵四郎带着玄甲军突入偏殿。武媚娘看着周围渐渐合围的唐军,忽然笑了,笑得苍凉:“你终究是像极了你的父皇,当年他在玄武门,也是这样的眼神……”她伸手摘下凤冠,任由长发散落,“但你别忘了,这天下,终究是姓武的天下。”
“不,”李琰收刀,目光落在偏殿角落的玄武图腾上,“这天下,是百姓的天下。薛老将军用热血守护的,是让每个唐人都能在长安街上安心吃一碗汤饼的太平。”他转身望向殿外,朱雀大街的灯火渐次亮起,百姓们举着火把赶来,火光映红了半边天。
玉门关的战报此刻刚到长安,张守瑜的血书被人用朱砂拓在绢帛上,字迹力透纸背:“臣等虽死,不退半步,愿以吾血,染大唐旗。”李琰摸着腰间的兵符,忽然想起疏勒河畔的星空,想起薛讷临终前写在布条上的名字,那些再也回不了家的弟兄们。
夜风穿过承天门,带来远处渭水的涛声。李琰望着武媚娘被带走的方向,知道这不过是另一场战争的开始。但他相信,只要有像薛讷、张守瑜这样的忠魂在,大唐的铁壁,就永远不会崩塌。上官婉儿走到他身边,递上从汤泉宫暗渠取出的完整银饼,上面的吐蕃文与汉字并列,清清楚楚写着:“分兵西域,共图长安。”
“将军,”赵四郎捧着薛讷的陌刀走来,刀鞘上不知何时被人刻上一行小字:“饿虎啸处,胡骑胆裂。”李琰伸手抚过刀身,仿佛触到了老将军的体温。他抬头望向天际,玄武门的方向泛起鱼肚白,新的一天,即将来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