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7章 王卫二刘傅传(一)(3/7)
天下。等到平定江汉地区后,又把当地的贤才安排到重要职位上,让天下人都心服口服,都希望天下太平。明公文武双全,让所有的英雄都尽心尽力,这是古代三王(指夏禹、商汤、周文王)的风范啊!”后来,王粲又被提升为军谋祭酒(负责军事谋划的官员)。魏国建立后,他被任命为侍中(皇帝身边的高级顾问)。他知识渊博,记忆力惊人,无论别人问他什么问题,他都能对答如流。当时,旧的礼仪制度已经废弃,需要重新制定,王粲一直负责这项工作。《挚虞决疑要注》记载:汉末的时候,因为战乱,玉佩的制作失传了。魏国的侍中王粲还记得旧玉佩的样子,于是重新制作了玉佩。现在的玉佩,就是按照王粲的设计制作的。有一次,王粲和别人一起走路,看到路边有一块石碑。别人问他:“你能背诵上面的内容吗?”王粲说:“能。”于是别人让他背过身去,他果然把碑文背诵得一字不差。还有一次,他看别人下围棋,棋局被打乱了,王粲就帮他们还原了棋局。下棋的人不相信,就用一块布盖住棋盘,让他用另一副棋重新摆。结果,他摆的棋局和原来的完全一样,没有一个棋子放错。他的记忆力和观察力就是这样厉害。王粲还擅长计算,他的算术水平很高,能把数学原理讲得非常清楚。他写文章的水平也很高,提笔就能写成,不需要修改。当时的人以为他是提前写好的,其实就算他认真思考,也写不出比这更好的文章。《典略》记载:王粲的才华很高,辩论起来也很机敏。钟繇、王朗这些人虽然是魏国的卿相,但在朝廷上讨论事情的时候,他们都无话可说。王粲一生写了六十多篇诗、赋、论、议等作品。建安二十一年,他跟随曹操去征讨吴国。建安二十二年春天,他在路上生病去世,享年四十一岁。王粲有两个儿子,后来因为受到魏讽(一个谋反的人)的牵连,被杀。王粲的后代就此断绝。《文章志》记载:曹操在征讨汉中的时候,听说王粲的儿子死了,叹息说:“如果我在,不会让仲宣(王粲的字)绝后。”当初,曹丕(文帝)担任五官中郎将,曹植担任平原侯的时候,他们都喜欢文学。王粲和北海的徐干(字伟长)、广陵的陈琳(字孔璋)、陈留的阮瑀(字元瑜)、汝南的应瑒(字德琏)、东平的刘桢(字公干)等人关系很好,都是文学上的好友。
徐干曾经担任过司空军谋祭酒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