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6章 武文世王公传(下)(5/8)
武阳怀王曹鉴,黄初六年(公元225年)被立为王,当年就去世了。青龙三年(公元235年),他被追封谥号。曹鉴没有儿子,封国被废除。
东海定王曹霖,黄初三年(公元222年)被立为河东王。黄初六年(公元225年),改封为馆陶县王。明帝曹叡即位后,因为先帝曹丕的遗愿,对曹霖特别宠爱,对他的待遇与其他诸侯王不同。然而,曹霖性格粗暴,在家中对婢女和妾室多有残害。太和六年(公元232年),曹霖被改封为东海王。嘉平元年(公元249年),曹霖去世。他的儿子曹启继承了他的爵位。在景初、正元、景元年间,曹启的封地多次增加,总共达到六千二百户。高贵乡公曹髦,是曹霖的儿子,后来继承了大宗皇位。
元城哀王曹礼,黄初二年(公元221年)被封为秦公,以京兆郡为封国。黄初三年(公元222年),改封为京兆王。黄初六年(公元225年),又改封为元城王。太和三年(公元229年),曹礼去世。太和五年(公元231年),任城王曹楷的儿子曹悌被过继给曹礼,继承了他的爵位。太和六年(公元232年),曹悌被改封为梁王。在景初、正元、景元年间,曹悌的封地多次增加,总共达到四千五百户。
邯郸怀王曹邕,黄初二年(公元221年)被封为淮南公,以九江郡为封国。黄初三年(公元222年),进封为淮南王。黄初四年(公元223年),改封为陈王。黄初六年(公元225年),又改封为邯郸王。太和三年(公元229年),曹邕去世。太和五年(公元231年),任城王曹楷的儿子曹温被过继给曹邕,继承了他的爵位。太和六年(公元232年),曹温被改封为鲁阳王。在景初、正元、景元年间,曹温的封地多次增加,总共达到四千四百户。
清河悼王曹贡,黄初三年(公元222年)被封为王,黄初四年(公元223年)去世,没有儿子,封国被废除。
广平哀王曹俨,黄初三年(公元222年)被封为王,黄初四年(公元223年)去世,没有儿子,封国被废除。
评述:
魏朝的王公们,名义上拥有封国,但实际上并无治理国家的实权。他们被严格限制,如同被关在监狱里一样。他们的爵位和封地经常变动,大小不一,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