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5章 武文世王公传(上)(5/8)
典,沉浸于道德真理之中,文采焕然,朕非常赞赏。希望你继续谨慎修养品德,保持美好的名声。”黄初四年(公元223年),曹衮被改封为赞王。黄初七年(公元226年),改封为濮阳王。太和二年(公元228年),曹衮到封地就任,他崇尚节俭,教导妃妾们纺纱织布,学习普通人家的事务。太和五年(公元231年)冬天,他入朝。太和六年(公元232年),他被改封为中山王。
当初,中山恭王曹衮来京城朝见的时候,不小心违反了京城的禁令。青龙元年(公元233年),有关部门上奏了这件事。皇帝下诏说:“曹衮平时一向谨慎,这次是偶然犯错,应该按照皇亲的特殊规定来处理。”但有关部门坚持要严格处理。于是,皇帝下诏削去曹衮两个县的封地,共七百五十户。当时的诏书上说:“中山王,有关部门上奏说你这次来朝,违反了交通禁令。朕考虑到皇亲的情分,本想搁置官员们的议论,但法律是和天下人共同遵守的,不能废弃。现在削去你的两个县,七百五十户。古人说,克制自己,回归礼仪,是圣人称赞的仁德;早上犯了错,晚上就改正,是君子的风范。希望你引以为戒,不要再犯,以免后悔。”曹衮非常担忧和害怕,告诫自己的下属要更加谨慎。皇帝赞赏他的态度,青龙二年(公元234年),又恢复了他被削去的两个县。青龙三年(公元235年)秋天,曹衮生病了。皇帝下诏派太医去给他看病,殿中的官员和武士们带着皇帝的手诏和珍贵的食品络绎不绝地送去,还派了太妃和沛穆王曹林一起去看望他。曹衮病重时,嘱咐他的下属说:“我德行不足,却蒙受皇恩,如今大限将至。我向来崇尚节俭,而朝廷也有终丧的制度,作为天下的榜样。我死后,从入殓到安葬,一定要遵照诏书办理。从前卫国的大夫蘧瑗葬在濮阳,我每次看到他的墓,都会想起他的遗风。我希望死后能安葬在他旁边,沾染他的贤灵。按照礼仪,男子不能由妇人来料理后事。你们要抓紧时间建成东堂。”东堂建成后,他给它取名叫“遂志之堂”,然后坐着轿子搬了进去。他又对他的儿子说:“你年纪还小,不懂得做人的道理。早早当了君主,只知道享乐,不知道辛苦。不知道辛苦,就容易骄傲奢侈,犯下过错。你接待大臣,一定要以礼相待。即使是普通的老者,也应该回礼答谢。对待兄长要恭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