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4章 曹植传(下)(7/8)
词说:“唉,这飘转的蓬草,为什么独自这样?永远离开根本,日夜没有休息。东西经过七条小路,南北越过九条大路。突然遇到回旋的风,把我吹到云间。我以为自己会永远在天上,突然又沉入深渊。惊人的狂风把我吹出来,又把我送回原来的田野。应该向南却向北,应该向东却向西。飘荡无依,忽亡忽存。在八泽之间飘荡,在五山之间连翩。流转无常,谁知道我的苦难?愿做中林的草,秋天随野火燃烧。虽然被烧毁很痛苦,但愿与根荄相连。”孙盛说:“奇怪啊,魏氏的封建制度!不遵循先王的典章,不考虑藩屏的策略,违背敦睦的风气,背离维城的意义。汉初的分封,有的权力与皇帝相当,虽然不符合典章,但这是当时的形势。魏氏的诸侯,地位如同平民,虽然吸取了七国的教训,但纠正过头了。而且,魏取代汉,并不是因为积德,风泽已经微弱,天下还没有统一,却削减枝叶,把权力交给异族,形势如同朽木,危险如同巢幕,不继承王位,不是天丧。五等之制,是万世不变的典章。六代的兴亡,曹冏论述得很详细。)曹植留下遗嘱,要求薄葬。他想立小儿子曹志为继承人,让他成为保家的主人。当初,曹植登上鱼山,来到东阿,感慨地说:“我死后就葬在这里吧。”于是,他在这里建造了自己的墓。曹志继承了他的爵位,后来被封为济北王。景初年间,皇帝下诏说:“陈思王从前虽然有过失,但他已经克制自己,谨慎行事,弥补了以前的过错。而且,他从小到大,手里总是拿着书,这确实很难得。把黄初年间关于曹植罪状的奏章,公卿以下讨论尚书、秘书、中书三府、大鸿胪的奏章都删掉。把曹植前后所写的赋颂诗铭杂论等一百多篇文章收集起来,分别藏在内外。”曹志的封地多次增加,加上原来的,一共九百九十户。(《志别传》说:曹志字允恭,好学有才能。晋武帝当抚军时,迎接常道乡公到邺城,曹志晚上和晋武帝见面,晋武帝和他谈话,从晚上谈到早上,非常器重他。等到晋武帝接受禅让,改封曹志为鄄城公。皇帝下诏让曹志担任乐平太守,历任章武、赵郡,升任散骑常侍、国子博士,后来又转任博士祭酒。等到齐王司马攸要去藩国时,皇帝让礼官讨论崇锡的典章,曹志叹息说:“哪里有如此有才能的人,如此亲近的人,却不能树立根本,帮助教化,却被远远地赶到海边呢?”于是他提出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