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章 三少帝第十一章(2/4)
昭向太后上奏:“当日,高贵乡公率领着跟随他的士兵,拔刀击鼓,冲向臣的驻地。臣担心双方兵刃相接,造成更大的伤亡,于是立刻下令将士不得伤害任何人,违令者将以军法处置。可是,骑督成倅的弟弟、太子舍人成济却突然冲入队伍,伤害了高贵乡公,导致他丧命。臣已将成济收押,按照军法处置。臣深知,为人臣子,应当忠诚不二,侍奉君主,不能逃避危难。之前变故突然发生,如同扳机一触即发,臣本想以死扞卫,听从您的一切裁决。然而,臣得知他们的阴谋竟是要危及皇太后,颠覆宗庙。臣肩负重任,心中只想着安定国家,害怕即便自己死了,罪责也会更加沉重。臣本想像伊尹、周公那样,运用权力来平息国家的危难,于是不断下令,严禁将士靠近皇帝的车驾。可成济却突然冲入阵中,导致了这场大变故。臣心中悲痛万分,五脏六腑仿佛都要撕裂开来,真不知道该如何赎罪。按照法律,犯了大逆不道之罪,其父母、妻子、儿女以及同胞兄弟姐妹都要被斩首。成济凶恶悖逆,扰乱国家法纪,罪不容诛。臣已下令让侍御史将成济的家属收押,交付廷尉,依法定罪。”
据《魏氏春秋》记载,成济兄弟得知自己将被治罪后,并不立即伏法。他们袒露着上身,爬上屋顶,口中大骂,言语极其粗俗悖逆。士兵们无奈之下,从下面射箭,才将他们射死。
太后接到司马昭的奏报后,下诏道:“五刑之中,最严重的罪行莫过于不孝。一个人若是有儿子不孝,尚且要告官治罪,曹髦这样的人,又怎能再被视为君主呢?我只是个妇人,不太懂大义,原本以为成济的行为不至于被定为大逆不道。但是,大将军言辞恳切,态度悲痛,所以我就听从你的奏请。将此事通告远近,让大家都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。”
另有《世语》记载,当初在青龙年间,石苞在长安卖铁时,得以拜见司马懿,司马懿很赏识他。后来,石苞被提拔为尚书郎,历任青州刺史、东 东将军。甘露年间,石苞入朝,准备返回驻地时,向高贵乡公曹髦辞行,在宫中停留了一整天。司马昭派人邀请石苞前去相见,问他:“为什么停留这么久?”石苞回答:“曹髦不是寻常之人。”第二天,石苞出发前往荥阳,几天后,就发生了曹髦被杀的变故。
六月癸丑,洛阳城中,新帝即位前的筹备事宜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