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章 三少帝第六章(1/4)
就在这一天,曹芳被迫迁居别宫,年仅二十三岁的他,结束了自己的皇帝生涯。使者手持符节,护送曹芳离开。朝廷在河内的重门为他营建齐王宫,一切规制都按照藩国的礼仪执行。
据《魏略》记载,司马师准备废帝时,派郭芝进宫告知太后。太后正与曹芳对坐,郭芝直言不讳地对曹芳说:“大将军要废黜陛下,改立彭城王曹据。”曹芳听后,脸色苍白,起身离去。太后听了也很不高兴,郭芝却冷漠地说道:“太后您管教无方,如今大将军主意已定,还在外陈兵以防变故,您只能顺从旨意,多说无益!”太后无奈地说:“我想见大将军,有话要说。”郭芝却强硬地回应:“有什么可见的?您赶紧把玺绶交出来!”太后心中虽有不甘,但也无可奈何,只得让身边的侍御取来玺绶放在一旁。郭芝出宫回复司马师,司马师大喜。随后,司马师派使者给曹芳送去齐王印绶,让他前往西宫。曹芳无奈接受了命令,乘车与太后告别。他泪流满面,从太极殿南出发,数十名大臣前来相送。太尉司马孚悲痛万分,难以自已,其余大臣也大多默默流泪。
曹芳离开后,司马师又派使者索要玺绶。太后心中仍有自己的考量,说道:“彭城王是我的小叔,若他即位,我该如何自处?而且明皇帝难道要绝后吗?我认为高贵乡公是文皇帝的长孙,明皇帝弟弟的儿子,按照礼制,小宗也可为大宗之后,你们再仔细商议。”司马师只好再次召集大臣,出示太后的命令,最终决定迎接高贵乡公即位。当时,太常已经出发两天,在温县等待玺绶。事情确定后,又来索要玺绶。太后下令:“我见过高贵乡公,从小就认识他,明天我要亲自把玺绶交给他。”
丁丑日,一道指令打破了这份沉默:“东海王曹霖,乃高祖文皇帝之子。曹霖的诸位儿子,与皇室血脉相连,关系极为亲近。其中,高贵乡公曹髦,有着非凡的度量与才能,朕决定让他成为明皇帝的继承人。”
据《魏书》记载,司马师与群臣再次向永宁宫上奏:“臣等深知,按照人之常情,亲近亲人就要尊崇祖先,尊崇祖先就要敬重宗族。依照礼法,大宗若无子嗣,就应挑选旁支中贤能的子弟;成为他人继承人,便如同亲生儿子一般。东海定王的儿子高贵乡公,身为文皇帝的孙子,理应继承正统,作为烈祖明皇帝的后嗣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