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章 三少帝第一章(1/4)
景初三年(公元239年)正月丁亥朔,洛阳皇宫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。魏明帝曹叡卧于病榻,气息奄奄,他的目光在昏暗的殿内游移,最终落在了年仅八岁的齐王曹芳身上。曹芳,字兰卿,自小被明帝收养,宫中秘事重重,无人知晓他究竟出身何处,只偶尔有些流言,说他或许是任城王曹楷之子。
就在这一天,曹芳被匆匆立为皇太子。紧接着,在众人的簇拥下,他登上了皇帝的宝座。当那象征皇权的皇冠戴在他稚嫩的头顶时,曹芳眼中闪过一丝紧张与懵懂。大赦天下的诏书很快传了出去,新帝登基,万象更新,整个洛阳城都沉浸在这特殊的氛围之中。曹芳尊皇后为皇太后,同时,大将军曹爽与太尉司马懿被委以辅政重任,朝堂的命运,此刻便系在了这二人与新帝身上。
曹芳坐在高高的御座上,努力挺直小小的身躯,宣读诏书:“朕以幼弱之身,继承这大业,茕茕孤立,心中忧惧。大将军、太尉受先帝遗命,辅佐朕躬;司徒、司空及诸位重臣,也当统领百官,安定社稷。望诸位卿大夫尽心竭力,莫负朕意。先帝所兴宫室之役,劳民伤财,皆依遗诏停止。宫中六十岁以上的官奴婢,皆免为良人,还其自由。”他的声音虽稚嫩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诏书传下,群臣纷纷跪地领命。
二月,西域使者带着奇珍异宝抵达洛阳。其中,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火浣布。这火浣布的来历可不简单,据《异物志》记载,南海中有个斯调国,国内有火州,那野火春夏自燃,秋冬自灭。火州中生长着一种神奇的树木,四季不毁,秋冬野火熄灭后才会枯瘁。当地人常于冬季采集树皮制成布,颜色青黑,若是沾染污垢,投入火中反而更加鲜亮。《傅子》中还曾记载,汉桓帝时,大将军梁冀有一件火浣布做的单衣,他在宴客时故意弄脏,佯装发怒让人烧掉,结果布遇火不但未毁,反而垢尽色白,如同用灰水清洗过一般。《搜神记》里也提到,昆仑之墟的炎火山上,鸟兽草木皆生于火中,产出的火浣布,不是山上草木的皮,便是鸟兽的毛所制。只是这火浣布,在汉朝之后便许久未现,魏初时,世人都怀疑它是否真的存在,连魏文帝都认为火性酷烈,不可能孕育出能制成布的东西,还将此观点写进《典论》,以绝众人之想。明帝继位后,更是将《典论》刊刻于庙门和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