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章 明帝第十章(1/4)
好在,在辽东战场上,司马懿的大军势如破竹。丙寅日,司马懿成功将公孙渊围困在襄平。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,魏军大破公孙渊的军队。公孙渊企图负隅顽抗,但终究无力回天。司马懿下令将公孙渊的首级砍下,快马加鞭送往京都洛阳。至此,海东诸郡全部平定,这场叛乱终于画上了句号。
冬十一月,曹叡为了嘉奖在讨伐公孙渊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士,对太尉司马懿以下的各级将领论功行赏。根据每个人的功劳大小,增加他们的食邑,封给他们不同等级的爵位。整个朝堂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。
回想起当初商议派遣司马懿讨伐公孙渊时,朝堂上曾有过一番激烈的争论。曹叡打算派遣四万人马出征,可许多大臣认为四万人太多,军费开支巨大,难以承担。曹叡却坚定地说:“此次出征,距离辽东四千里之遥,虽说用兵讲究奇谋,但也要有足够的兵力作为支撑,不能只计较军费开支。”最终,还是决定派遣四万人马随司马懿出征。司马懿到达辽东后,遭遇了连绵大雨,导致无法按时攻城。这时,朝堂上又有大臣认为公孙渊恐怕难以迅速攻破,建议曹叡下诏让司马懿退兵。曹叡却坚信:“司马懿善于在危急时刻随机应变,擒获公孙渊只是早晚的事。”事实证明,曹叡的判断是正确的,一切都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发展。
壬午日,曹叡对朝中重臣进行了新的任命,让司空卫臻担任司徒,司隶校尉崔林升任司空,希望他们能在新的职位上继续为国家效力。
闰月,夜空再次出现异常天象,月亮又一次靠近心宿中央的大星。这种频繁出现的特殊天象,让人们心中隐隐不安,仿佛预示着更大的危机即将降临。
十二月乙丑日,曹叡突然卧病在床,身体状况越来越差。辛巳日,为了稳定后宫局势,曹叡册立了新皇后。同时,为了安抚民心,他下令赏赐天下男子每人二级爵位,给那些鳏寡孤独的人赐予谷物。 在病情日益加重的情况下,曹叡开始考虑身后之事,他任命燕王曹宇为大将军,让他与领军将军夏侯献、武卫将军曹爽、屯骑校尉曹肇、骁骑将军秦朗等人共同辅政。然而,中书监刘放和中书令孙资长期专权,深受曹叡宠信,但他们与秦朗等人关系不好,担心曹宇等人辅政后会对自己不利,于是暗中谋划离间。曹宇常常在曹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