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章 受禅之议(1/4)
侍中刘廙等人见曹丕依旧推辞,赶忙上奏说:“我们听说圣明的帝王不会违背时机,贤明的君主不会忤逆民意,所以《易经》中强调要通晓天下人的志向,决断天下的疑惑。陛下您具备虞舜那样的至高圣德,又恰逢土德的气运,正处在像《易经》中‘亢阳明夷’所预示的关键时期,顺应了汉朝国运终结的天数,您的出现契合了帝王的准则,如同天地一样顺应自然规律。正因如此,各种圣瑞纷纷显现,天下万民共同响应,王朝更迭、天命归属已经再明显不过了。从天命的角度看,这没有什么可争议的;从当下的形势而言,也没有什么可争辩的。如今,接受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,此时政治清明、阳光明媚,祥瑞之气如同云雾蒸腾,这表明天道喜悦,民心归附。可陛下您却仍然拒绝,这从礼仪上怎么说得通呢?况且,天下百姓不能一日没有君主,皇位也不能片刻没有归属,历史上不乏臣子违背君主的命令成就大业,下属矫诏行事成就大事的例子,所以我们再次冒死恳请陛下接受禅让。”
曹丕听完,下达指令回应:“皇位是天下的重器,帝王的正统传承意义重大,就算是有圣德的人担当此任,都会心怀敬畏,我又算什么人呢?而且,朝堂公卿们还不至于缺少君主来领导,这可不是一件小事。还是等我坚决辞让之后,再讨论这件事是否可行吧。”
丁卯日,汉献帝又一次向魏王曹丕下达册诏:“汉朝的国运已到尽头,星辰天象都已明确显示。我敬畏天命,将皇位禅让给你,之前在诏册中详细说明了王朝更迭的气数,用文字阐述了符命气运。皇位神器不能推辞拒绝,天子之位也容不得谦让。我多次向你表明这是天命所归。天下不能一日没有君主,纷繁政务不能片刻无人统领。因此,成就大业的人不会拘泥于小节,知晓天命的人不会被细微之事束缚。舜帝接受大业的任命时,并没有推辞谦让,圣人如此通达权变,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?现在,我派张音再次奉上皇帝玺绶,希望你恭敬地接受,以回应天下百姓的期望。”
相国华歆、太尉贾诩、御史大夫王朗以及九卿一同向曹丕进言。他们说道:“我们接到诏令前来,看到太史丞许芝、左中郎将李伏所呈上图谶和符命,又听到侍中刘廙等人传达了众人希望您接受禅让的心意,可见人和神灵都希望您承接天命。汉朝也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