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 文帝受禅(3/4)
而欢欣鼓舞。
曹丕听了这番话后,却表现得十分谦逊。他回应道:“耕牛身上的杂毛有时看起来像老虎身上的花纹,狗尾草幼小时也和禾苗相似,很多事情看似是这样,实则并非如此,今天你们所说的这些事就是这样。听了你们的话,我越发觉得自己德行不足。”随后,尚书仆射按照曹丕的指示,将这些言论宣告给朝廷的大小官员,让所有人都知晓此事。
辛亥日,太史丞许芝向魏王曹丕详细列举了魏将取代汉的谶纬之说。他引经据典,说道:“《易传》里讲,‘圣人承受天命成为君王时,黄龙会在戊己日出现’。今年七月四日戊寅,黄龙现身,这可是帝王受天命最显着的祥瑞征兆。还有,《易传》里提到‘初六,履霜,阴始凝也’,现在又有大量蝗虫出现,这和《易传》里说的情况相对应。另外,《易传》还说‘圣人凭借高尚的品德让天下人亲附,仁爱恩泽普施四方,其征兆是麒麟会在戊己日到来,这预示着圣人承受天命’‘圣人内心清净,行为中正,贤人降临,百姓顺从,麒麟就会出现’。”
许芝接着说:“《春秋汉含孳》提到‘汉将被魏取代,魏将有祥瑞之兆’;《春秋玉版谶》说‘取代汉朝的是魏公子’;《春秋佐助期》称‘汉朝会在许昌失去天下’。之前白马令李云就曾上奏说‘许昌出现特殊气象,预示着当涂高会在许昌昌盛。’这里的当涂高指的就是魏,‘象魏’就是宫门前两边的高大望楼,象征着魏。如今魏国在许昌奠定昌盛的基础,汉朝在许昌走向衰落,正应了李云的话。《佐助期》还说‘汉朝会因蒙孙而灭亡’,有人解释蒙孙是指汉朝的第二十四代皇帝,昏庸愚昧,导致汉朝因衰弱而灭亡;也有人认为是文字隐晦暗示,汉朝皇帝不是正统继承人,年少时被称为董侯,名不正言不顺,陷入混乱,子孙因势弱而失去天下。《孝经中黄谶》里提到‘日载东,绝火光。不横一,圣聪明。四百之外,易姓而王。天下归功,致太平,居八甲;共礼乐,正万民,嘉乐家和杂。’这里面暗含着魏王您的姓氏和命运,都在图谶里有体现。《易运期谶》说‘言居东,西有午,两日并光日居下。其为主,反为辅。五八四十,黄气受,真人出。’其中‘言午’就是‘许’字,‘两日’就是‘昌’字,意思是汉朝会在许昌灭亡,魏国将在许昌昌盛,现在时机就在许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