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武帝薨逝(3/4)
给有功之人。对于有功劳、应当受赏的人,他毫不吝啬,即使赏赐千金也在所不惜;而对于没有功劳却想得到赏赐的人,他分毫不给。各地进献的物品,他也会与部下一同分享。曹操认为,丧葬的规制和随葬品的数量,过于繁杂且没有实际意义,而世俗的做法又太过奢靡,所以他提前为自己准备了四箱送终的衣服。《傅子》记载:曹操怜悯嫁娶之事过于奢侈僭越,他的女儿出嫁时,用的都是黑色帷帐,陪嫁的婢女不超过十人。张华的《博物志》提到:汉代时,安平的崔瑗、崔瑗的儿子崔寔、弘农的张芝以及张芝的弟弟张昶都擅长草书,曹操的草书水平仅次于他们。桓谭、蔡邕精通音乐,冯翊的山子道、王九真、郭凯等人擅长围棋,曹操在这些方面也都能与他们相媲美。曹操还喜好养生之法,懂得一些方药,招揽了许多方术之士,庐江的左慈、谯郡的华佗、甘陵的甘始、阳城的郤俭等人都纷纷前来投奔。据说曹操还尝试吃一尺长的野葛,也少量饮用过鸩酒。《傅子》还记载:东汉末年,王公贵族大多舍弃官服,以裹头巾为高雅之举,所以袁绍、崔钧等人,虽然身为将帅,却都戴着细绢头巾。曹操鉴于天下灾荒,物资匮乏,仿照古代皮弁的样式,用细绢裁剪成帢帽,既符合简易、顺应时势的原则,又通过颜色来区分贵贱,这种做法一直沿用至今,这可以说是军队的服饰规范,而非国家的正式服饰。《曹瞒传》记载:曹操为人洒脱随意,缺乏威严庄重。他喜爱音乐,身边常常有歌舞艺人相伴,从早到晚都在享乐。他穿着轻薄的丝绸衣服,身上佩戴着小皮囊,用来装手巾等小物件,有时还戴着帢帽会见宾客。每次与人交谈,他都尽情地开玩笑、诵读诗文,毫无保留。高兴大笑时,甚至会把头埋在杯案之中,饭菜都弄脏了头巾,他就是如此随意。然而,曹操执法严峻苛刻,对于那些计谋超过自己的将领,他往往会找借口依法诛杀。对于曾经有过嫌隙的旧人,他也绝不留情。他在刑杀这些人时,虽然会对着他们流泪叹息,表现出悲痛之情,但最终还是不会放过他们。当初,袁忠担任沛相时,曾想依法惩治曹操,沛国的桓邵也轻视曹操。后来曹操在兖州时,陈留的边让在言语中对曹操多有冒犯,曹操便杀了边让,并将其全家灭族。袁忠、桓邵都逃到交州避难,曹操派人到交州太守士燮那里,将他们两家全部灭族。桓邵后来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