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 南征荆州(5/5)
敢辱没先人的教诲,不敢忘记先王的恩情。’我每次读到乐毅和蒙恬的故事,都忍不住怆然泪下。从我的祖父到我,都担任着朝廷的重要职位,可以说是深受信任,到了我的儿子曹丕、曹植兄弟,已经超过三代了。我这番话不仅是对诸位说的,也常常对妻妾们讲,让她们都能深刻理解我的心意。我对她们说:‘等我死后,你们都要改嫁,希望你们能传达我的心声,让其他人都能知晓。’我所说的这些都是肺腑之言。我之所以如此恳切地倾诉心事,是因为看到周公用金縢之书来表明自己的心迹,我也担心别人不相信我。然而,若要我就此交出所统领的军队,归还给朝廷,回到武平侯的封国,那是万万不可的。为什么呢?我实在是担心一旦失去兵权,就会被人陷害。这既是为子孙考虑,也是因为我若失败,国家就会陷入危险。所以,我不能为了贪图虚名而陷入实际的灾祸之中,这是我不能做的。之前朝廷恩封我的三个儿子为侯,我坚决推辞没有接受,如今我却想接受,并非是想以此为荣,而是希望以此作为外援,为国家和家族的安稳做长远打算。我听闻介子推避开晋文公的封赏,申包胥逃避楚国的赏赐,每次读到这些,我都会放下书卷感叹,也以此来反省自己。我仰仗着国家的威严,手持符节征伐四方,以弱胜强,以小擒大,心中所想的事,行动起来没有不成功的;心中所忧虑的事,也都能妥善解决。我能荡平天下,不辱没君主的使命,这或许是上天在帮助汉室,并非全是人力所为。然而,我如今封邑兼管四县,食邑多达三万户,我又有何德何能承受如此厚赏呢?如今江湖还未平静,我不能让出宰相之位;至于封邑,我可以推辞。现在我归还阳夏、柘、苦三县的两万户食邑,只保留武平的一万户食邑,这样做也是为了减少他人的非议,减轻一些对我的指责。”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