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 南征荆州(3/5)
的长官要时常慰问抚恤他们,务必让他们感受到朝廷的关怀,这才符合我的心意。”随后,曹操在扬州设置郡县长官,同时下令开垦芍陂,推行屯田制,以保障军队的粮草供应。十二月,曹操率军返回谯县。
建安十五年春天,曹操颁布了一道意义深远的命令:“自古以来,无论是接受天命登基的君主,还是实现国家中兴的帝王,哪一个不是依靠贤能的君子,与他们共同治理天下呢?这些贤才,往往就生活在民间巷陌,难道他们都是幸运地与君主相遇的吗?其实不过是在上位的人没有去主动寻求罢了。如今天下尚未平定,正是急需招揽贤才的关键时刻。就像孔子说的‘孟公绰做赵、魏两家的家臣是绰绰有余的,但却不能胜任滕、薛这样小国的大夫’。如果一定要廉洁之士才加以任用,那么齐桓公又怎能成就霸业呢?当今天下,难道就没有像姜子牙那样,穿着粗布衣服却怀揣着治国大才,在渭水之滨等待明主的人吗?又难道没有像陈平那样,虽有盗嫂受金的传闻,却还未遇到像魏无知那样赏识自己的伯乐的人吗?希望诸位能辅助我,推举那些出身卑微却有真才实学的人,只要有才能,我就会任用他们。”
这年冬天,曹操下令建造铜雀台。(《魏武故事》记载了曹操在十二月己亥日发布的命令:“我最初被推举为孝廉时,年纪尚轻。我深知自己本不是隐居山林的知名之士,担心被天下人视为平庸之辈,所以当时只想做一郡的太守。我希望在任上好好推行政令、教化,树立自己的名声,让世人了解我的能力。因此在济南任职时,我开始铲除奸邪、革除弊政,公正地选拔人才,这却得罪了诸多常侍。我因此被豪强怨恨,担心给家族带来灾祸,所以便称病回乡。辞官之后,我年纪还不算大,看着同一年被推举的人,有的已经五十岁了,却还未显老。我心中暗自盘算,从此再过二十年,等天下太平了,我就和那些同一年被推举的人处于相同的境地了。于是我便在四季交替之时回到故乡,在谯县以东五十里的地方修建了一座精舍,打算在秋夏时节读书,冬春时节打猎。我选择偏僻之地,就是想以此来隐藏自己,断绝与宾客往来的念头,然而却未能如愿。后来我被征召为都尉,又升迁为典军校尉,心中便更想为国家讨伐贼寇、立下战功。我希望能封侯,成为征西将军,死后在墓道上题字‘汉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