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魏武帝纪(2/4)
放在心上,反而时常称赞种暠,认为他懂得侍奉君主的礼节。后来种暠官至司徒,他曾对人说:“我今日能登上三公之位,多亏了曹常侍的恩情。”曹腾的诸多行事,大多如此。桓帝即位后,因曹腾是先帝的旧臣,且忠孝之举十分显着,便封他为费亭侯,并加位特进。到了太和三年,曹腾被追尊为高皇帝。
曹腾的养子曹嵩继承了他的爵位,曹嵩在仕途上一路高升,最终官至太尉,但其身世来历却难以确切考证。《续汉书》中记载,曹嵩字巨高,为人质朴敦厚、谨慎小心,无论身处何地,都能尽忠尽孝。他曾任司隶校尉,汉灵帝时被提拔为大司农、大鸿胪,后来又接替崔烈担任太尉一职。黄初元年,曹嵩被追尊为太皇帝。不过,吴人所着的《曹瞒传》以及郭颁所着的《世语》都称,曹嵩本是夏侯氏之子,是夏侯惇的叔父,如此一来,太祖曹操与夏侯惇便是堂兄弟关系。曹嵩生下了太祖曹操。
太祖曹操年少之时,便展现出机警聪慧的特质,心中颇有权谋智数。然而,他为人行侠仗义,性格洒脱不羁,对那些世俗的家业并不上心,也不致力于经营常规的事业,所以当时的人们并未觉得他有什么特别之处。据《曹瞒传》记载,曹操年少时热衷于飞鹰走狗,整日四处游荡,毫无节制。他的叔父对此十分担忧,多次向曹操的父亲曹嵩提及此事。曹操为此深感苦恼,后来有一次在路上遇到叔父,他便佯装面部扭曲、口眼歪斜。叔父见状十分奇怪,询问他原因,曹操回答说:“突然中风了。”叔父赶忙将此事告诉曹嵩,曹嵩大为惊愕,急忙唤来曹操,却发现他的面部和言语都恢复了正常。曹嵩疑惑地问道:“你叔父说你中风了,这么快就好了?”曹操故作委屈地说:“我本来就没有中风,只是叔父不喜欢我,所以才故意这样说罢了。”曹嵩听后,心中便对弟弟的话产生了怀疑。从那以后,叔父再向曹嵩告状,曹嵩都不再相信。曹操因此更加肆意随性地行事。
不过,梁国的桥玄和南阳的何颙却独具慧眼,认为曹操绝非等闲之辈。桥玄曾对曹操说:“天下即将陷入大乱,若不是具有经世之才的人,根本无法拯救这乱世。我看能够安定天下的人,或许就是你啊!”《魏书》记载,太尉桥玄向来以善于识别人才而闻名于世,他见到曹操后,便对其另眼相看,说道:“我见过的天下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