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章 顾虑(3/6)
璋皱眉沉思,驿站关系到军国大事的传递,他虽多次精简官府,但从未动过驿站分毫,他知道情报的重要性,兵贵神速,而信息传递同样价值连城。
驿站的地理位置虽佳,但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,即便天下交通如此繁忙,驿站也只在极少数的日子里派上用场。这种资源的浪费无疑令人惋惜。若能善加利用,不仅能够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,还能借此掌握各地商业活动的情况,帮助朝廷了解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,甚至可以遏制走私行为,掌控信息流通。
然而,驿站牵涉甚广,稍有不慎便可能影响国家大事。尤其是在边境局势紧张之时,耽误军事情报的传递,后果不堪设想。
朱元璋对此顾虑重重,不敢贸然行动。
夏白早已料到朱元璋的担忧,于是躬身说道:“驿站的问题并非急需解决,尤其是北方,因其煤矿资源丰富,暂时不必着急调整。臣建议先在北方各府开办盐业企业,既能减轻百姓负担,又能缓解朝廷的压力。”
夏白深知改革需循序渐进,他虽然希望彻底改革驿站,但他明白朱元璋不会轻易接受。因此,他提出开办盐企,既可逐步推进改革,又能通过盐业带动就业、促进基础工业的发展,并将自己的商业理念推广至全国。
他要从朱元璋不太在意的“商”入手,只有当商业力量壮大,培养出足够的人才,积累足够的实力,并显着推动社会进步后,朱元璋才会意识到商业的重要性,进而愿意改变那些根深蒂固的制度。
朱元璋听后眉头紧锁,严肃地说:“你的提议不错,但我们没有多余的资金支持你。仅应天府一项就花费了四万两白银,若是在整个北方推广,几十个府的开销将是天文数字。我们确实想帮忙,但实在是无能为力。”
朱元璋直视夏白,他知道对方不会轻易放弃。既然已经谈了这么多,总不能空手而归。他倒要看看,夏白如何自筹资金。
夏白当然明白朱元璋的难处,直接要求拨款显然不可能。所以他转而寻求政策支持。
夏日白说道:“此次臣所求,并非银钱。除了将地方灶户并入盐商体系,再获取部分必要的煤矿外,更重要的是恳请陛下允许臣参与铁矿的开采。臣的要求其实并不高,既然朝廷无法提供,那便自行解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