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3章 团团建档了!(4/5)
吗?
之所以能判断是纯野生的,是因为圈养的熊猫都有编号系统。
这可是国宝,动物园里每一只都是有档案的。
即便是野生的,从15年开始,川省也开始开展野生大熊猫的遗传档案库建设工作,旨在掌握野生大熊猫更为详细的种群、个体信息,以实现大熊猫“保护到只”。
但熊猫这种国宝想要建档,尤其是野生的,不可能去给它抽血,一来是猛兽,二来你不一定找得到它,而且抽血之后会留有伤口,有感染的风险,然后还可能对野生熊猫的心理造成阴影,所以一般是收集粪便,以此来获得熊猫个体的dna数据。
这个过程漫长无比,但意义非凡。
并不是每一只野生熊猫都有档案,还有不少野生熊猫,尤其是生活在原始森林保护区的大熊猫,其粪便没有被收集到。
专家组有科研人员随身携带了快速dna鉴定设备,李响带着他们收集团团和其妈妈的粪便,检测之后,发现档案库里并没有。
于是,专家组非常高兴,这是又发现了两只新的大熊猫,通过建立其遗传档案,对保护和研究野生大熊猫种群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。
至于两只熊猫为何突然出现在李家村,从哪里来,专家组猜测,应该是从附近的原始森林保护区自行迁徙而来,可能也是因为李家村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缘故吧。
“刘教授,我能给它们搭建竹棚,供它们遮风挡雨吗?”李响问道。
早有想法,恰好调查组和专家组都在,又是省里来的人,这时候咨询一下挺合适的。
记者和摄影师在一旁拍摄,之后会剪辑上电视。
那位专家组带队的刘教授就说道:“没问题,简单地搭个棚子是可以的,但是不建议过多干涉和投喂。也不能以此作为盈利项目。”
李响连忙解释:“不会的不会的,这片后山是免费开放的,我们也会继续劝阻游客们,不要投喂。另外也会做好安保工作,保护熊猫和游客们的安全。”
李响自然不是靠卖大熊猫的门票,而是有人来,就有消费,靠那几家店,以及后期的避难所景点项目赚钱。
团团,只是日后避难所的守护神兽之一。
毫无疑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