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金銮论鼎(5/7)
刻突然变得坚定有力,仿若焕发出新的生机,“当年完璧归赵,靠的并非逞匹夫之勇,而是巧妙利用了列国之间的制衡关系。如今秦国一家独大,赵国要想生存,唯有合纵这一条路可走 。”
赵王的目光,在赵括年轻坚毅的面容与平原君那花白的胡须之间来回游移,最终,再次落在地图上用朱砂圈红的 “长子邑”。他不禁想起去年冬天,邯郸城的甲匠们因缺少潞麻,无奈停工,致使三万新征募的骑兵,因没有护具而无法正常训练。那些崭新的皮甲,就那样闲置在库房,等待着潞麻来织就防护甲片,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赵国军备的困境 。
“武安君的地图,” 赵王突然伸出手,“借寡人仔细瞧瞧。” 他的指尖轻轻划过羊肠坂道的标注,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思索,“你说雨雪季此道难行,那旱季又如何 ?”
赵括心中一紧,敏锐地察觉到大王已然动了贪念。“旱季时,道路可勉强通行,但需征发民夫万人,对道路进行修缮。而且……” 他故意停顿片刻,吊足众人胃口,“秦军必定会派遣轻骑,频繁骚扰我军粮道,就如同当年破楚之役时的策略 。”
平原君赵胜趁机再次进言,情绪愈发激昂,脸上泛起兴奋的红晕:“臣愿亲自率领十万大军,屯兵长平。秦国若敢来犯,臣定让他们有来无回!” 他的声音中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,仿若胜利已然在握,“上党的煤炭资源丰富,足够打造二十万副锋利铁刃。到那时,我赵军的箭簇,必定比秦军的更加锐利 !”
蔺相如突然剧烈咳嗽起来,身体剧烈颤抖,侍从见状,急忙递上青铜唾壶。老人擦了擦嘴角,微微喘息,目光望向赵王,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当年商君在秦国变法,大力奖励耕战,如今秦国已强大如虎狼。赵国若贸然吞并上党,无疑是虎口夺食,必须要有周全之策。” 他缓缓将目光转向赵括,眼神中满是期许,“武安君提出的拒上党、联齐魏、固边防九字策,老臣认为切实可行 。”
赵王轻轻放下手中地图,不经意间,瞥见赵括腰间的定边剑。这把剑,作为蔺相如的相邦信物,此刻正随着赵括沉稳的呼吸,轻轻摇晃。他的思绪不禁飘回到父亲赵惠文王临终之时,父亲曾郑重叮嘱:“蔺相如年事已高,赵括可堪大任。” 而眼前的赵括,比记忆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