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金銮论鼎(3/7)
蔺相如听闻,手中玉杖重重地顿在地上,发出沉闷的声响,仿佛是历史的警钟在敲响。“老臣附议。” 老人的声音,宛如历经岁月打磨的玉磬,带着一丝沙哑与沧桑,“往昔秦国攻打陉城,韩国无奈割让南阳求和。如今冯亭献上党之地,分明是想将祸水引向赵国。秦国若以此为借口,必定会倾尽举国之兵来犯。我赵国军队虽英勇善战,可一旦打起持久战,在粮道运输这方面,实难与秦国抗衡 。” 他目光炯炯,望向赵王,眼中倒映着灯树的火光,仿若燃烧着最后的希望,“大王可还记得阏与之战?赵奢将军当时急行军二百里,靠的便是轻装简从。可如今上党若沦为战场,我军要携带大量辎重,又如何能做到轻装前行 ?”
平原君赵胜听到此处,手中玉匕 “当啷” 一声,重重落在漆案之上,发出清脆的声响,打破了短暂的平静。“相邦莫非还记得沙丘宫变?” 他目光如炬,冷冷扫过蔺相如那病弱的面容,“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,使赵国强大,靠的便是优质的战马与坚固的甲胄。上党地区,韩氏拥有精骑十万之众,当地的潞麻可用来织甲,煤炭能够冶铁。赵国若能将上党收入囊中,我军实力必将如虎添翼;反之,若拱手将其让给秦国,那无疑是自毁长城 !” 说着,他高高举起一片竹简,神色激动,脸颊因兴奋而微微泛红,“这是上党郡守送来的密报,十七座城邑,可征兵八万之多,足以组建三支精锐的胡刀骑士团 !”
赵王坐在案后,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摩挲着案头的青铜方壶。这方壶,乃是从中山王陵挖掘出的珍贵战利品,壶身上的错金银纹饰,在摇曳火光下流光溢彩,美轮美奂。赵括心中清楚,此刻大王的视线,正牢牢落在地图上那用朱砂重重圈了三重的 “长子邑”。长子邑作为潞麻产区,旁边清晰地标注着 “可织玄甲三千领”,对于急需增强军备的赵国而言,这无疑是一块极具诱惑的肥肉,散发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 。
“武安君断言秦军必定会派白起为将,” 赵王突然开口,声音在殿内回荡,带着一丝审视与质疑,“可有确凿凭证 ?”
赵括闻言,不紧不慢地从袖中取出三枚半两钱,钱孔处那个小小的 “郑” 字,在明亮灯光下清晰可见。“这便是黑冰台密探所用的钱币,源自阳翟市亭。” 他伸出手指,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