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 溺水诗人的防腐剂:十二道裂痕的死亡拼图(1/3)
《溺水的诗人》的画布在应急灯下泛着诡异的青灰色。岑雾举起便携式显微镜贴近颜料层,松节油气味中混着若有若无的甲醛刺激感——这种现代工业防腐剂,绝不可能出现在1999年的画作里。她摸出母亲遗留的ph试纸,试纸边缘刚接触画布,立即泛起刺目的蓝紫色。
“甲醛含量超标300。”她皱眉记录,修复刀刀柄的“静宜”二字突然发烫。作为文物修复系研究生,她曾在故宫修复过乾隆年间的受潮字画,从未见过如此矛盾的颜料层:底层是1999年常用的铅白打底,中层却渗入了2015年后才普及的纳米防腐涂层。
画框右下角的暗扣在指尖轻压下弹出。岑雾听见齿轮转动的轻响,整幅画像抽屉般向右侧滑开,露出其后三米宽的密道。腐叶般的陈腐气息扑面而来,手电筒光束扫过的瞬间,她的瞳孔剧烈收缩——密道尽头堆叠着三十具风干尸体,每具尸体的右手腕内侧都印着条形码,编号从“”到正是近五年间失踪的文物爱好者。
“他们后颈都没有纹身。”岑雾蹲下身,发现所有尸体的指甲缝里都嵌着青铜碎屑,与美术馆大门的材质完全相同。当她翻开第七具尸体的口袋时,掌心突然一沉——是枚青铜铃铛,铃身刻着的云雷纹与地砖边缘的星象图完全吻合。但下一秒,铃铛在掌心化作光点,重新出现在第十具尸体的口袋里。
“循环出现的道具。”她想起老周曾在监控室闪过的铃铛,掏出自己的那枚(内壁刻着“岑静宜”),两枚铃铛在空中发出频率相同的震颤。密道地面的星象图突然亮起,十二道裂痕状纹路对应着十二星座方位,而中央的蝴蝶骨纹,正是美术馆的平面投影。
手机突然震动,锁屏界面显示“23:59”——自踏入美术馆起,时间就永远定格在这一刻。岑雾盯着尸体手腕的条形码,突然发现编号“”正是自己的校园卡后八位,而该尸体的死亡姿态,与《缢亡的女武神》中女武神的手指指向完全一致。
“数据错误:非注册观测者接近。”
电子音从密道顶部的扬声器传出,岑雾抬头,看见天花板上嵌着十二枚摄像头,镜头正随着她的移动而转动。当她走向第27具尸体时,对方突然发出纸页摩擦般的声响,胸腔裂开的缝隙里掉出半张泛黄的门票——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