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章 农事(4/4)
把户籍上我的名字勾掉,我就立即变成流民。”
“竟是如此。”徐瑜难以置信。
在李佑接触的人里面,张守义是坚定的造反者,林渊是可以培养的造反者,刘子仁是能够吸收的造反者。
眼前这个徐瑜,似乎也可试探一番。
李佑问道:“徐兄,你尝过挨饿的滋味吗?”
“尝过,有段时间天天吃不饱。”徐瑜答道。
“每天都能吃饭,你这哪是挨饿?”李佑感觉很好笑。
徐瑜点头说:“也对,我那不算挨饿。”
士绅大族的家道中落,跟普通人想象中不一样。徐家最惨的时候,只剩几十个奴仆……因为灾荒,发不起工资,家奴全都跑了。
多惨啊!
就这样,族亲还来嘲讽,指着他们家说:“看,这就是清官之家。”
真的是清官之家。
徐瑜的曾祖父,死后追赠荣禄大夫。祖父,死后追赠光禄大夫。父亲,死后追赠光禄大夫,可秤的上国之栋梁。
连续三代都是高官,而且又身处江南,居然只有几十个家奴。还因天灾而发不起工资,导致家奴跑得精光,这不是清官是什么?
两人结伴去食堂,一边吃饭,一边聊天。
聊着聊着,李佑忽然觉得“徐瑜”这名字顺口,便问道:“徐兄府上何处?”
徐瑜答:“陈州人氏。”
“可是颍水边上那个陈州?”李佑追问。
“正是,州城临颍水而建,盛产漆器、绢帛。”徐瑜点头,“贤弟对陈州有耳闻?”
李佑笑道:“曾听商队说过,颍水鱼肥米香,是个好地方。”
徐瑜摇头叹道:“近年水患频发,好地方也苦了百姓。”
两人话题渐转农事灾情,李佑暗忖:陈州地处河南,若举事,必是要经略的地界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