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规矩(2/4)
释说:“公子家在管仲山下,已从汝阴主宗分出去多年。”
说得更直白一些,苏皓所在的宗支,虽然无法染指慎城镇,却控制了从江淮到山东,路程最近的商业水道!
颍水,李佑还真没来过。
一路饱览水乡景色,不多时便来到管仲镇。此镇虽不如慎城镇兴盛,却也属于商业大镇,无数昌南镇的茶叶、瓷器,从这里向东运去山东各地。
管仲镇上的商铺,大半都是苏皓家的。
管仲镇周边的土地,也有小半是苏皓家的。
“大少爷回来啦!大少爷回来啦!”
在苏皓踏出船舱的瞬间,就有码头工人认出来,随即扯着嗓子开始大吼。
接着,叫喊声此起彼伏,一直从码头传到街道。
很快有几个小年轻,朝着管仲山的方向狂奔,你追我赶犹如赛跑一般。谁先跑到苏家报信,谁就能获得更多赏钱,这种好事怎能落于人后。
“大少爷!”
“大少爷!”
一路走过,沿途所遇之人,皆停下来报以问候。
苏皓昂首挺胸,始终面带微笑,仿佛大明星在检阅粉丝。
在李佑的心目中,苏公子此刻形象大变,完美化身为……地主家的傻儿子。
仔细观察这些老百姓,李佑发现他们的精神面貌都不错,显然小日子暂时还过得下去。
出了小镇,便是田地阡陌。
许多农民正在田间劳作,秋粮的禾苗郁郁葱葱,看来今年又会迎来大丰收。
若是只看表面,似乎此地已经全民迈入小康社会!
行走片刻,一群人急匆匆赶来。
两个舆夫奔至苏皓面前,放下滑竿恭敬道:“大少爷请上轿。”
苏皓也不多言,习以为常地坐上去。
“起轿,撑伞!”又有一个中年家奴大喊,却是伴随苏皓长大的书童,如今已在苏家担任中层管事。舆夫抬着滑竿前进,有健仆撑起遮阳伞,避免苏大少爷被晒着了。
滑竿前方有家奴开道,防止意外跑出人畜,一不小心冲撞到大少爷。
滑竿之后跟着三个童子,都是苏皓的仆僮。
周武背着的书箱,李佑手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