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 当歌伎(4/5)
,说不定能给子孙积下不少福泽。”
苏皓无言以对,心中满是敬佩,郑重地整理衣冠,对着崔洋深深作揖。
崔洋笑着说:“我已经派师爷去郑州府了,让他去和知府、观察使周旋。只希望这顶官帽能多戴些时日,撑到明年开春,别让百姓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再遭饥荒。”
苏皓心情沉重,惭愧道:“旗召兄心怀百姓,我自愧不如。”
崔洋突然大笑起来:“反正我这知县,也是花了不少铜子才买来的。丢了就丢了,就当那些钱扔到勾栏瓦舍里去了。”
苏皓被他的话逗笑,打趣道:“这吏部的官员,还真像那勾栏里的姑娘,只要给够铜子,什么人都能当官。”
崔洋笑得更厉害了:“这么说,吏部简直就是天下第一勾栏!”
苏皓接着调侃:“尚书就像是老鸨,侍郎则是龟公。”
“哈哈哈哈哈!”两人笑得前仰后合,崔洋突然收住笑容,咬牙说道:“大昭兄,你说咱们寒窗苦读,最后到底算什么?是那出卖色相的姑娘,还是寻欢作乐的恩客?”
苏皓沉吟片刻,小声说:“大概是那身不由己的姑娘吧。”
崔崔洋神情坚定:“就算是落入风尘,我也要做那挺身而出,救国护民的红线女。”
苏皓撇了撇嘴:“那我最多也就当个诗才卓绝的薛涛。”
“薛涛也足够了,”崔洋神情悲愤,“这天下的官吏,有几个能有良心?能像她们那般留下才情与侠义之名,就已经很难得了。”
两人越聊越投机,最后干脆登上城楼,一边喝酒一边畅谈。
夕阳西下,余晖洒在两人身上。
苏皓站起身,抱拳道:“旗召兄,我是来向你辞行的。”
“什么时候走?”崔洋问道。
“明日便启程。”苏皓回答。
“一路顺风。”崔洋说道。
苏皓又说:“之前那个进献破敌之策的孩童李佑,我想收他做我儿子的书童。可他一直没给我答复,估计是在等你回来。”
崔洋皱了皱眉头:“何必如此为难一个孩子呢?”
苏皓无奈地说:“我也是没办法啊。我苏家如今日渐衰败,犬子又生性愚钝。我要是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