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3章 基建需求(2/3)
。沈默诚看着窑体上跳动的符文,突然想起古籍中的\"火灵显象\",知道这是空间对扩建的认可。
首批新砖出窑时,虎娃用灵泉试纸检测,抗压强度达到92公斤,比旧砖提升8。更令人惊喜的是,紫色黏土烧制的青砖自带淡淡的艾草香,那是灵泉与黏土中的矿物质反应的产物,虎娃立刻意识到这可以作为\"驱虫砖\"推向市场。
县建筑社的王科长摸着带香味的青砖,眼睛一亮:\"沈厂长,这砖要是送去省城,能卖上高价!\"沈默轩心中一动,表面却笑道:\"王科长抬举了,俺们就盼着支援县城建设。\"虎娃在旁计算着运输成本,灵泉雾气在他指间凝成微型地图,规划出最隐蔽的运输路线。
基建工程的推进带来了新的问题:县水泥厂产能不足,导致混凝土供应短缺。沈默诚在黑市听说此事,立刻与虎娃商议:\"用青砖换水泥,既能解决建材缺口,又能掩盖灵泉消耗。\"少年点头,连夜设计出\"以砖换水泥\"的方案,每五块青砖换取一吨水泥,价格比市场价低15。
交易在县水泥厂的仓库里进行。虎娃在水泥袋底部植入微型\"固元符\",既能增强水泥强度,又能掩盖灵泉青砖的特殊属性。水泥厂厂长摸着青砖,疑惑道:\"沈厂长,你这砖怎么比钢铁还硬?\"沈默诚拍着他的肩膀:\"厂长,这是俺们的"革命硬砖",专门为基建准备的!\"
随着基建项目的深入,沈家与县水泥厂、木材厂形成了紧密的物资交换网络。虎娃在空间里建立了临时中转站,用灵泉雾气保鲜水泥和木材,确保建材质量。赵铁柱则利用副业组的统计权,将沈家的真实产能少报40,为应对突发审查留下余地。
然而,树大招风。某天,县革委会突然要求砖窑接受\"质量突击检查\"。虎娃在检查前一小时启动\"移花接木阵\",将新砖窑的产能数据转移到旧窑记录中,同时在旧窑体表面制造磨损痕迹。检查组看着老旧的设备和\"真实\"的生产记录,最终给出\"基本合格\"的评价。
基建需求的激增也带来了人才缺口。沈默轩以\"带徒弟\"为名,从纺织组挑选了三名可靠的妇女,由虎娃亲自教授制砖技术。少年在教学中故意保留核心步骤,只传授表面工艺,同时在她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