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章 政审材料(2/3)
,”沈默轩摸出红宝书,翻到“出身不由己,道路可选择”章节,“每笔都按公社的存档格式写的,”他指向落款处的空白,“就差您的私章和第三生产队公章,”他忽然轻笑,“我娘说,当年您和我爹一起入社,这份情——”
“行了行了!”赵铁柱的旱烟袋重重磕在桌上,却在看见油纸包时软了语气,“下不为例,”他摸出私章,“啪”地盖在“情况属实”栏,红印子歪歪扭扭,却正好遮住“伪造”的墨痕,“要是被李富贵的割尾队查出——”
“叔,”沈默轩立刻递过个小瓷瓶,里面装着灵泉水泡的川贝粉,“这是给大婶的,”他压低声音,“县医院的张大夫说,比供销社的枇杷膏强三倍。”
等沈默轩离开,赵铁柱盯着桌上的核桃,忽然发现每颗核桃的纹路都与沈家鸡窝的木牌一致。他知道,有些事,知道得越少越好——就像婆娘的哮喘在好转,就像自家的工分簿上,“沈家成分审查”的记录永远是“合格”。
次日晌午,沈明珠攥着盖好章的《登记表》站在大队部门口,阳光晒得纸页发烫,却遮不住她指尖的颤抖。沈秀兰悄悄碰了碰她的手肘,袖口的麦穗纹补丁与登记表的暗纹悄然重合——那是用灵泉水浸泡过的棉线绣的,能防蛀虫。
“刘会计,”沈秀兰笑脸迎上,怀里抱着新做的灵泉棉袜,“明珠的成分证明,麻烦您归档,”她压低声音,“这袜子,给您家虎娃的,针脚里缝着‘贫农’二字,”她指向袜底,“还有赵铁柱队长的私章暗记呢。”
刘会计的手指在袜底摩挲,触到极浅的麦穗纹,想起上个月沈家送的灵泉腌菜,治好了老娘的胃口。他翻开档案柜,将《登记表》塞进1952年的卷宗,恰好挡住了真正的“雇工”记录:“秀兰啊,你们家的‘神泉’,”他轻笑,“比公章还管用。”
更深露重时,沈家三兄妹在地窖里复盘,沈默轩用放大镜检查公章的印泥——红土颗粒与槐叶纤维完美融合,和档案室的样本分毫不差:“二姐,您在证明里夹的槐叶,”他举起泛黄的叶片,“正好对应1952年的‘节约运动’,档案局的老张头,当年和咱爹一起拾过槐叶。”
沈秀兰点头,展开从空间取出的旧账册,里面夹着张1947年的《佃户契约》:“我在‘祖父沈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