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0章 c语言国粹响彻波兰。(2/7)
出现了一种陌生,冷门。
但却很好听的歌曲。
这种多变的风格,不拘泥于形式的个性,各种截然不同的质感,实在是令人大开眼界。
经过了《gone》的过渡。
现场的情绪也逐渐从激烈缓缓转为舒缓。
对摇滚了解并不深的观众们很难想象,一首死亡金属居然可以承担起这样的职责,更难以想象,死亡金属带来的是这样的感觉。
而接下来。
dp乐队的风格变换更是肆无忌惮。
每一段都不长。
可风格非常明显。
甚至在风格转换的过渡中,衔接圆润,渐变感拉满,完全不会令人感到突兀。
哥特,英伦,乡村,抒情。
乐队的lo中。
更是从蓝调到爵士,几乎完全就是走到哪里算哪里,哪怕是老牌的乐手,都感觉有些无法预测。
可偏偏能够听的明白。
这完全就是即兴。
不懂的观众,看的很是新奇,津津有味。
看的懂的观众,更是被乐器打架那诡异的超绝默契感震的头皮发麻。
甚至有种“这他吗完全是编排”的错觉。
但不是。
因为dp乐队自打出道以来,lo桥段就从来没重复过,就连相似的都完全没有,纯纯弹不出第二遍。
观众们真的很爽。
可dp乐队的众人感受却完全相反。
尤其是赵泽和陈罡,压力超大,冷汗连连。
因为
lo的时候比较看乐器。
鼓手是最好和贝斯配合的,因为同样负责律动。
而旋律上,键盘和吉他之间存在一定的衔接性,在键盘的lo后,大部分是以吉他作为歌唱性,将lo的旋律抬上层级。
可李灿和温妮又寄吧在这种桥段上杠上了。
鼓和吉他干起来。
那只有一种原因。
吉他扬起来的太猛烈,给鼓手刺激到了,激动的下手,没轻没重,开始加花提升情绪或者改变风格律动,仿佛想在上面,掌握主导权。
那贝斯的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