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7章 项羽临馆,百家论道(2/3)
:“赵先生所言极是,律法乃是国家的根基所在。然而,律法也需与时俱进,紧密贴合民情民意。楚国律法的完善工作,需要诸位贤才共同出谋划策,既不可过于严苛,让百姓不堪重负,亦不可过于宽松,致使律法失去应有的威慑力。”
赵鞅思索片刻后,说道:“霸王圣明。律法固然需要严明,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,可依据实际情况,适当灵活变通,以实现情、理、法三者的平衡。”
阴阳家的公孙羽也站了出来,说道:“霸王,我阴阳家一向讲究阴阳调和,顺应天时。楚国的发展,同样需要顺应天地自然之道,精准把握时机。如今复兴百家,正是顺应天时的明智之举。不过,在具体事务的安排上,还需依照阴阳五行之理,合理布局。”
项羽看着公孙羽,认真说道:“先生所言,对楚国的发展确实具有启发意义。但我认为,天时固然重要,人力同样不可轻视。楚国上下,必须齐心协力,积极主动作为,方能成就一番伟大事业。”
公孙羽微微点头,认可道:“霸王所言甚是,阴阳之道,同样强调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。人若能积极行动,必能与天时相互配合,相得益彰。”
就在这时,名家的惠施站了出来,他清了清嗓子,神色格外认真地说道:“霸王,我名家专注于名实之辩。对于楚国当下的发展,我认为首要任务是明确各类官职的名实关系。如今楚国推行新的制度,设立了众多新官职,然而,这些官职的职责与权限却模糊不清,这便是典型的‘名不符实’。例如,新设立的农官,虽名为掌管农事,可实际上,其究竟是负责传授农业知识,还是调配农地资源,亦或是监管农税征收,并没有明确的界定。如此一来,极易导致政令无法顺畅施行,行政效率低下。”
项羽目光专注地凝视着惠施,沉思片刻后,问道:“依先生之见,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?”
惠施眼中闪过一抹睿智的光芒,侃侃而谈:“应当为每一个官职进行精准定义,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范围,使其真正做到‘名实相符’。就拿农官一职来说,可以将农事职责进行细分,把传授农务知识的工作归为农教一职,调配农地资源的工作设立为农田司,监管农税征收的工作则设置农税吏,让各个职位各司其职,唯有如此,方能确保政令畅通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