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0章 工地聚餐(2/3)
就这样、受到限制我的学习也是不深不透,感觉有些浪费光阴。
我非常感激我的师傅,他是我们职工医院的业务副院长,1958年北京医学院毕业的老牌大学生。
70年,我分配到工厂卫生所开始,他就对我要求极其严格,包括能够来上大学、没有他也就没有我的今日,真正的良师益友。
班级里面有些问题,上个学期末就有苗头,问题遗留至今,领导不重视、一直没有及时解决。
现在学习压力这么大,同学们再也不会像刚开学时候那么热情了;越是往后啰嗦的事情还会越多,工作越会不好做;管那么多事情做什么,还是要把学习搞好,毕业以后,各走各的路,这是客观规律。
第一次发现,洪祥笙非常健谈,话匣子一旦打开是会滔滔不绝的。
他的意见完全能代表班里面大多数人的真实想法,他的生活目标非常明确、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社会经验生活经验,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方向和道路。
忆江南觉得自己就是应该和这样的同学多多交流,多多向他学习。
开始人防施工劳动前,因为这次洞内的土质比较疏松、霍书记要求一班的工程进度是完成60立方米。
倪子祥心里没数不做声,忆江南觉得:“经过整顿,同学们的工作学习积极性又上来了,情绪也比较高昂要完成60米。可能还是会有些问题……不信?看结果吧”。
结果是一班只掘进了50立方米。
就凭着她对班里情况的掌握,忆江南的直觉往往很灵验,这种预见性在现实中就变成了一种自信;如果在领导前面,老是暴露出高过于领导的自信心,就未必会是一件好事情。
8号的晚班,名曰扫尾,下半夜就是收拾工作面,准备封洞了。
洪祥笙、温云娣、伍珊玥、忆江南四个人在临时厨房里各自大显身手。
温云娣做的是荔枝肉和炸荸荠;伍珊玥做的是叉烧肉、干煸四季豆和煲汤;洪祥笙做的是苦瓜炒鸡蛋和炒肉片、忆江南做的是拌凉菜、辣椒炒柚子皮和烙饼、余下的食材,就是个人临场发挥吧。
“最后的晚餐”十分丰富,居然弄出来13个菜一个汤,摆了满满两大桌。
上晚班的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