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3章 师生之间(2/3)
只是一个学生,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!这是她为自己设置的界限。
她从来就没有打算留校,学校的三年只是一个过渡期,除了学习再做一些奉献,她别无所求,“无欲则刚”呗!
霍书记已经过了35岁了,由于家属的坚持,他不得不考虑自己家庭和子女的未来。
这个连火车都不通的闭塞城市,显然不能再作为他事业的最终选择地了,因为不符合他那位上海籍夫人的居住地标准。
她现在选择的就是京广线上,距离上海最近的城市,先落户下来、正在等待霍书记向她那个方向靠拢。
时不时,霍书记也流露出:“我本人愿望是应该坚持三年的,我们年级的工作基础是很好的、我也不愿意离开……可还是要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”。
这个话里有话,有一点坚持不了三年、可能会在这一届学生毕业之前调走的意味。
曾书记的消息比较灵通,他听说书记的档案已经被调走了;这件事情对他影响很大,仿佛看到了一个新的机会。
原先,他的打算是借着接新生的机会另起炉灶;现在直接带这个工作基础极好的年级,岂不是事半功倍,他已经在考虑接手工作以后的种种打算了。
对倪子祥谈出了他的全部想法,同时也对倪子祥说道:“忆江南嘴巴太厉害了,我是有点怕她,这种事情不敢对她说”。
霍书记也是在有意无意对倪子祥很委婉的提醒:“工作中,你可以多跟陈组长商量”,他也感觉到了忆江南这名学生的能力和经验非常强,她绝对不会是一个“盲从”的人、最为关键的就是她的“无欲则刚”。
这两位书记都觉察到了忆江南在政治上的敏锐,担心她不会那么“听话”。
她又胆大敢于说话、没有私心、能客观公正的代表相当一部分同学的意见,如果她被选择了成为别人的帮手,那将会面临很糟糕的局面。
他们并不真正了解、或者说是并不真正相信,忆江南除了关心学习,根本无意于大学这个三年的其它得失。
她认为,大学的三年只会是一个过程,一个过渡,她的发挥空间是在大学毕业后的未来。
搞政工、行政工作的干部与搞专业的老师,完全不同。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