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6章 明修栈道藏杀机,暗度陈仓计中计!(1/4)
张涛最终还是捏着鼻子,当上了“创世纪中心仓储部主任”。
这是叶凡给他安的头衔,听起来像个官,实际上就是个管钥匙的。
每天的工作,就是拿着个小本子,跟在德国专家和孙卫东的工人后面,登记那些从集装箱里搬出来的,他连说明书都看不懂的设备。
这对心高气傲的张涛来说,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。
他想发作,却找不到由头。
叶凡对他客气得过分,每天见了面都“张主任”长,“张主任”短,还特意交代食堂,每天给张主任多加一个荷包蛋。
这种温柔刀,杀人不见血,比直接的冲突更让人憋屈。
王建功来看过他两次,每次都被叶凡拉着,热情洋溢地参观“张主任”管理得井井有条的仓库,听着叶凡对张涛工作的高度赞扬,王建功一肚子火气愣是没地方发,最后只能黑着脸离开。
他派来的这枚钉子,非但没能插进对方的心脏,反而被人家当成门神,贴在了仓库大门上。
张涛当然不甘心。
他试图拉拢中心的工人和技术员,想从他们嘴里套出些核心技术信息。
可孙卫东带来的那帮江城老乡,一个个都跟闷葫芦似的,除了干活就是吃饭睡觉,根本不搭理他。
而林涛手下的那些年轻知识分子,看他的眼神都带着几分同情和戏谑。
至于德国专家?
他们只认叶凡和孙卫东,张涛用他蹩脚的英语上去搭话,人家礼貌地笑笑,转身就走,一句话都懒得多说。
几天下来,张涛非但没捞到半点油水,反而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,成了整个研究所里最大的笑话。
“姐夫,那个戴眼镜的‘张主任’,好像不太开心啊。”晚饭时,柳如霜一边啃着鸡腿,一边没心没肺地说道,“我今天看他又在仓库门口唉声叹气,头发都掉了好几根。”
柳如雪嗔怪地看了她一眼:“就你话多,快吃饭。”
叶凡笑了笑,给柳如霜夹了一筷子菜:“不开心就对了。鱼要是进了油锅还活蹦乱跳的,那还怎么煎?”
他要的,就是让张涛这条鱼,在温水里慢慢煎熬,让他和背后的高建军,都觉得大局已定,觉得他叶凡已经被这些官僚主义的手段给困住了手脚。
明面上,整个研究所的进度,似乎真的因为张涛的“监督”而慢了下来。
叶凡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,陪着张涛开各种“设备安全管理会”、“仓储防火防盗责任会”,写一大堆毫无意义的报告。
孙卫东的生产线改造,也因为要不停地配合张涛的“盘点”,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