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8章 大嘴巴子混甜枣,疼还是爽?(6/11)
人实在有些饥不择食。”嘲讽一句,方星河果断终止话题,“下一个问题。”
有两个小报记者还想纠缠,方星河置之不理,他们终于消停下来。
但是新的为难,仍然持续不停。
“方星河xi,您写过文化自立和文化战争相关的文章,将韩国视作对抗目标。这是不是意味着,其实您很惧怕我们大韩民国的文学、影视、音乐和偶像?”
《文化日报》的记者带着一种特有的傲慢,准备了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,打算张网捕猎。
然而,方星河的回应,瞬间打消了他的所有幻想。
“我,一个全亚洲1000万册销量的畅销书作家,惧怕贵国的文化影响力?”
方星河“愕然”看着对方,失笑摇头:“请坐吧,申记者,谁怕谁并不是一个很友好的问题,我不想让贵国文学界难堪。”
隔壁的作协主席顿时满脸铁青,愤怒的看向申记者。
此时的韩国,由于废除了汉字,开始使用全韩文写作,直接导致了文学水平一落千丈。
韩文作为一种表音文字,本质上是同音同字的浅显拼音,能写作,但是早已与优美和精确绝缘,并且完全失去了韩国的民族特色。
同为亚洲作家,川端康成的《伊豆の踊子》用假名负责语法衔接,用汉字负责承担核心语义,最终形成了凝炼诗意的独特文字,能叫任何一个文学爱好者感受到日本民族抽象深幽的精神状态。
但韩国早已没有文学大师,这是韩国文学界自己都承认的事情。
哪怕是后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,她的文字水平仍被批评为“毫无特色的西方文学通用技法”,07年《素食者》出版到24年得奖,中间的17年,韩国文坛拼命吹她的国标布克,但其实和中日两国的顶级作家差距不要太大。
仅从文字的角度出发,韩国作家的上限只有80点甚至是75点,这就是韩文的局限,它的丰富和准确程度别说和汉语相比了,跟英文法文意大利语相比也是乐色,不配在一个锅里吃饭。
所以方星河的威胁并不虚泛,如果真在文学这个领域掰扯起来,他完全有能力让整个文坛都感到难堪。
——我们华夏的音乐和唱跳确实都不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