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章 开山怪方星河(7/8)
的宏观框架中,构建新生代全球化叙事手法和本土化精神核心的重要节点。”
不少人都相信,再过几年,这句话和这句话形容的方星河是要一同登上课本的,成为现代文学研究里一个绕不过去的坎。
90后大约都能赶上,上文学通史课,重点一划,整句话里七八个考点,背答案背得头皮发麻……
越是如此,学界越要压他。
不过,文学研究界和文学评论界终归还是太小了,哪怕算上卖着吃奶的力气强行反方黑方的13丑,也没能阻止民族情感的大爆发。
方星河聊得太深了,其实并不适合普罗大众体会,但是架不住他商业价值大,媒体乐意报、乐意解析、乐意总结,王老师是一个好例子,却不是孤例。
如王老师一般,对方星河寄予了厚望和盛誉的民族斗士,把专访内容吹出了花,吹出了新高度,吹出了民族意识觉醒的重大意义。
然后就和不认同的学界以及为了反对而反对的资媒正面撞到一起,人脑子打成狗脑子,火爆了整个5月。
差不多到5月10号开始,方星河就彻底出不了门了。
绵延不绝的碰撞将他的热度持续推高,3号开始就有媒体到小破县城蹲守,到10号左右,狗仔在他家周围部署了一个防御圈。
在师兄们的保护下,方星河倒是能够随意进出,最多就是被怼脸一顿拍照片。
但问题是,从周边城市赶来的方粉比过年的猪还难按,女粉不方便处理也就罢了,男粉也挺疯,嗷嗷叫着让方星河在各种奇怪的东西上签名。
而且相当一部分男粉并不纯粹,他们好像兼具了粉丝、狗仔、代拍的三重属性,长期徘徊在方星河周围,找一切机会拍照合影要签名,频繁到不可能是自用。
方星河特意和其中两位大学生年纪的男生聊了聊,果然不是自用,是学校里的女生想要,但是得上课,蹲不起。
于是他们就抽空过来晃一圈,拍照签名之后拿去讨好女生,甚至出售。
方星河仔细一想,懵了个哔:好家伙,因顶流而诞生的偶像产业链,提前这么多年在我身上萌发雏形了?!
卖明星签名这个事情历来有之,不过在顶流出现之前,这块市场不够大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