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0章 互联网语言生态大改造(3/7)
架的人也吵累了,《少年的我》作为新时代杂文集第一书,终于开始被大规模剖析。
这本书里收录了方星河迄今以来所有文章和正式采访,已经造成很大影响的那些暂且不提,只看新文章,仍然特别有意思有价值。
男生最喜欢的一篇,叫做《我那些异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们》。
这是一篇专门写十三鹰的文章,非常客观的描述了每一个人的缺点,然后非常主观的夸奖了他们的优点,以一种很少在方星河笔下看到的青春感,写尽了一群小镇中学生的青春。
这篇文章最能感染人的点在于纯粹和热烈。
这是方星河极少展现出来的一面,而今终于补上了那种高高在上所产生的隔阂。
掏裆泪流满面:“哥,你终于写了点我的好,我太感动了!”
其余人都忍不住拿白眼翻他。
方星河在文中写的是:“掏裆聪明又灵活,在前两次群架里被人连续踹翻之后,他很快意识到并且接受了自己打正面就是一个菜鸡的事实,转而开始打辅助——通常是多余和秤砣冲在前面硬扛伤害,而他在一旁伺机攻击对手的薄弱处。为此,他专门练了一手猴子偷桃,凡有出手,必使人倒地哀嚎,捂裆派自此发扬光大。”
你方哥公平地涮了每一个人,自家门派也没放过。
不过他对掏裆这种做法,给予了很高的正面评价。
“有自知之明是一件很好的事情,懂得团队协作是更好的事情。
一个人打天下的英雄主义固然浪漫豪迈,可是如果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接受自己的普通,然后愿意干一些不起眼的脏活累活,去填补团队的缺口,那么他就能够发挥出远超自身能力上限的价值。
这种人,我们将他视做团队里的润滑油。
看似并不精密贵重,却不可或缺。
与他正相反,秤砣和多余永远都在莽正面,秤砣是真抗揍,属于人尽其才,可多余纯属硬顶,回回都被揍得鼻青脸肿却一点不懂拐弯。
这种死心眼儿多半出于他急切想要证明自己并不多余的心态,我劝过两次,劝不动,也只好随他。
但是忽然有一天,他下定决心跟我上山习武,那一天,我开心极了。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