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章 乖乖去打地铺!(2/3)
后世有很多熬夜党,陈莹还挺喜欢八十年代的生活作息。
小两口回到房间,陈莹拿出抽屉里的铁盒,数了数里面的钱,摆摊这半个多月,加上之前的积蓄,家里也有上千元存款。
陈莹就将自己准备做服装生意的打算说了。
今天给小妹买的喇叭裤和半截袖,就花去一百二十块钱,抛去服装的成本和租金,至少还能有一半利润。
她做服装,前期靠摆地摊,省了租金,利润只会更多。
陈莹有先知先觉,知道服装这行至少还要火上几十年,八十年代一些大佬,很多都是靠倒卖服装起家。
现在城市职工拿着几十元的月工资,很多摆摊的个体户已经低调成为万元户。
一步领先步步领先,这批先富起来的人,只要以后不发生无法挽回的投资失误,不沾染黄赌毒,这批人只会越来越有钱,拉大和普通人的贫富差距。
服装生意,周兆辉之前就看好,不然也不会给梁海一万块要他去羊城进服装。
想到发小卷钱跑路,周兆辉内心就涌起无尽愧疚。
如果他没有给梁海一万货款,他们家也不会陷入困境,陈莹还会和之前一样过着富裕的生活。
哪里会为钱发愁,想到自己错信他人,要全家都陪着自己吃苦,周兆辉的心就狠狠抽痛。
“对不起!”
男人满脸愧疚,陈莹一脸懵,她在说服装生意,这家伙咋突然道歉?
“媳妇儿,让你跟着我吃苦了。”
周兆辉轻抚妻子的秀发,默默告诉自己,一定要努力挣钱,让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。
陈莹一愣,这家伙,真是随时随地煽情。
要说两人的婚姻,也是女配臭不要脸算计男主,周兆辉还是受害者呢?
她又不是不讲道理,这哪里能怪人家?
再说,陈莹并不觉得吃苦,和后世比起来,周家的生活水平肯定比不上,可和八十年代其他家庭比起来,周家人的日子过得已经很不错了。
农民先不说,不管是八三年,就是再过四十年,农民的日子也没有好到哪去?后世一斤玉米卖一块钱,有时候都卖不到一元钱,一瓶矿泉水,都不止卖一元钱,种子化肥,各种成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