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大纛(2/4)
始左右包抄。
红巾军两翼的骑兵驱马上千拦截缠斗保卫主阵。
杨雄作为骑兵统领一马当先,挺起长刀直指契丹人。
“噗哧~”双马交错,雷霆之势下,长刀洞穿薄甲,杨雄直接把首当其冲的契丹将领挑起。
双方交起手来杀得血光四溅,金铁交织,交汇冲击中无数人坠马,然后被身后的铁骑踏成肉沫。
朱寿微微皱眉,此时战阵激烈,打得不可开交,但作为行家,他已经看出来红巾军战损比明显更高。
辽军披甲率很高,并且这一支辽军骑术精湛、作战凶猛,不好对付。
作为唐朝的主要继承人,辽国获取了唐大量的军工技术,披甲率相比以前的胡人政权直接翻了数倍。
万马奔腾的辽军都是一人双马,充分保证了机动性与马力。
位于中军的射手在拉近距离后,开始依次开弓。
相比起话本里的箭如雨下,辽军的弓弩手主打的是精准打击,毕竟箭矢也是很贵的。
一排接一排的箭矢射向汉军刀盾兵,哪怕有重盾防御依旧有不少箭矢射中脚,射翻了不少刀盾兵。
随着箭雨抛射后,弓手开始向两侧迂回包抄。
后面的重骑兵并没有一股脑地冲上来,而是等着弓手与前锋将汉军围起来射。
这支契丹军队是一支合格的野战部队并不是无脑的乌合之众,打法是非常标准的草原骑兵包抄战术。
通过包围以后用箭矢大量消耗汉军步兵的体力,然后寻找机会找到弱点突进。
具甲骑兵的战斗力是非常强,可贸然冲击重步兵方阵伤亡也不小。
胡汉步骑对抗一千年了,胡人也总结出了一套战法。
打仗还是得食脑,不是无脑冲锋就行的。
在契丹人的包围轮番围射下,汉军的伤亡不断增加,步军阵型开始混乱。
两翼汉军骑兵伤亡也不小,不过好在杨雄他们挺住了。
燕云汉人骑兵和契丹人骑术是有一定差距的,可这个差距没有想象中那么大。
满甲满配的燕云汉骑在逐渐适应了契丹人的马战强度后,开始有效还击。
这支契丹北部精锐确实强悍,不过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