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制造发电机(3/5)
那人站在“脚踏板”上拼命踩踏,三轮车才缓缓移动,即便工匠使出了全力,这玩意儿的速度也不过比普通人走路稍快一些,若有人走得快些,甚至会超过它。
毕竟这个时代缺乏现代的轴承和润滑剂,踩起来相当费劲!
------------
李伟看着那个工匠围着空地转了几圈便让他停下。
这辆三轮车的问题显而易见,转轴摩擦力过大,齿轮又过于笨重,致使整车质量重,行驶缓慢。
要改良其实很简单,做出轴承,换上链条,某些部位还需要涂抹润滑物,这个时代没有的话可以寻找替代品。
“明白了,还有别的吗?”李伟询问道。
“大人,除此之外还有火铳,只是我们始终无法仿制出真正的火铳,只能以燧石取代原有的击发装置。\"
“哦?那岂不是燧发枪吗?带我去看看!”
李伟兴奋地说,试问哪个男人不喜欢枪呢?只是前世因受法律限制,他从未接触过枪械,尽管在不少影视剧中经常看到激烈的枪战场面,他也只能望而兴叹。
事实上这并非难事,只要有机床和适合的钢材,即便质量稍逊一些,也能够完成制造。
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才开始禁止枪械,而在那之前,有不少小型作坊都能制作枪支,有些作坊的技术水平甚至不亚于官方。
归根结底,枪不过是一种机械装置,只要有图纸,随便找一家机械加工厂就能生产,只是质量上会有高下之分。
李伟认为,要打造出后世那样的枪械,最大的难题在于特殊钢材以及更为关键的一点:无烟火药!
这种东西可不是那么容易制造的,他曾看过一段视频,详细讲解了硝化纤维即无烟火药的生成过程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,整个历程充满坎坷,期间发生了几次重大事故,最终才取得成功。
这类事情绝对不能轻举妄动,他可不想因此丧命。
跟着方建宝来到另一个场所,李伟见到了他们自制的燧发枪,与他想象中的大相径庭,这支枪的枪身依旧像古老的火铳一样,枪管粗且厚实,只是后部开了一道缝隙,设有一个击发装置,但没有药池盖,密封性较差。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