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七章 今天才知道,安比槐有多不是东西(1/3)
钱老师五十来岁,穿着一身新中式的衣服,身材微胖。剧组一进门,就热情地为大家倒茶。
几十平米的客厅里,还有几名男男女女,每个人都坐在一副绣架前面,双手捏着针,在绣品上不停地来回穿梭。
“这些都是我的徒弟,已经能独立完成绣品了。”
钱老师在厅里绕了一圈,还不忘给徒弟们一些指点。
“这个乱针绣注意一下,鸳鸯的脖子向左弯,针脚交叉的开口方向也要向左。”
“你这个配色太单调了,用不同色号的线多绣几层,才有牵牛花瓣那种渐变的感觉。”
……
“我看电视剧里绣花都是慢条斯理,很优雅的那种,他们怎么一个个像缝纫机一样?”
宋姐说话本来很小声,却不料被钱老师听到了。
“电视剧里的小姐太太绣花是为了消遣,我们是要靠这个吃饭的,手慢了赶不上工期。其实绣工是个很辛苦的工作。”
谢芊梨第一天学苏绣,也确实感受到了这一行的辛苦。先不说长期重复一个动作,坐得人腰酸背痛,单是那刺绣的丝线就要分成好多股,有的比头发都细,仿佛吹口气就会消失。
“我不行了,我要瞎了。要让我干这活儿,第二天我就得疯。”宋姐在一旁拍摄,都觉得折磨不已。
“看起来这个姑娘是个急性子,刺绣是最考验耐心的。”钱老师看着宋姐抓狂的样子忍俊不禁道。
还好谢芊梨比较有耐心,很快就学会了几种基础针法。
“钱老师,请问我想绣一个团扇,大概需要多少针?”
“团扇一般讲究留白,画面不会太满,大概十几万针吧。”
“十几万针?”宋姐发出一声惊呼,“就按十万针算,两秒绣一针,一分钟才三十针,一小时一千八百针,十小时一万八千针,十万针就是……”
宋姐打开了手机计算器,按了几下,继续说道:“十万针要五十五个半小时,就算一天工作八个小时,要整整一周,还不算劈线和穿针的时间,难怪他们都那么赶呀。”
“是的,像他们绣一幅几十万针的绣片,至少半个月的时间,一年顶多出二十来个作品,所以我们的东西非常贵,一幅高达上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