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8章 大幕拉开八(1/4)
太常寺卿跪请后,雍庆帝跪着从司香郎手中接过香。
再次上三香,三跪九叩后,雍庆帝起身从跪在右手边司玉帛郎手中接过玉器献于神明。
随着各种玉器,各类丝锦布料,钱币依次摆放在各位神明面前。
随着雍庆帝手捧玉圭带领群臣百官三拜后才乐止礼成。
雍庆帝在导驾官引导下再次下祭台。
重复上香,三叩九拜之后,太常寺卿才跪地敬告进俎。
雍庆帝手捧玉圭禀告神明后进俎大礼正式开始。
在赞礼官高唱盛放祭品礼器的声音中,斋郎手举盛着祭品的礼器行到祭台前。
在太常寺卿的唱礼下,礼官协助雍庆帝将三牲进献在神明面前。
没有礼官的协助,纯黑色牛头加上俎的重量一般人还真端不动。
随着赞礼官刚才的唱礼中也能感受到这次大典中的不同。
各类青铜礼器换成了更加优雅的瓷器。
随着大典的完成,瓷器也必将更加水涨船高。
王宁远不由想起后面参加礼器的各国使节。
谁说古人不懂政治经济学,他们敬献来的牛羊马匹,各类粮食布匹等换回的是更贵重的礼器。
国朝最好最隆重的大礼仪,配上最典雅优美的瓷器,无论政治意义还是文化意义,收藏价值都是无可匹敌。
耳中传来《寿和之曲》时,看到司爵官手里的酒爵和酒樽,王宁远明白皇家用瓷器代替青铜的政策必将彻底的推行下去。
虽然各朝史书和各地祠堂都有对祭祀礼仪的描述,真的参与其中,那种敬重和程序的繁杂依然让人猝不及防。
叩拜之间,王宁远真是担心那些老狐狸们能不能在寒风中挺住。
初献完毕,《豫和之曲》中的亚献!
《熙和之曲》中的终献!
撤馔是演奏的《雍和之曲》,送神的《安和之曲》,最后望燎中的《时和之曲。》
王宁远是越听越不对味,怎么会有一种强烈的熟悉之感。
绝对不是国人对于自己音乐的那种熟悉感,而是脑海里不自觉的浮现出钢琴的旋律。
难道大师们音乐艺术细胞真是相通的?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