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章 扎篱笆五(2/4)
辅臣对于吏部权力的觊觎之心就没消停过。
没有官员任免权,内阁首辅就是一个瘸腿首辅。
‘李尚书的失察之罪,我自然会到陛下面前陈情。
内阁也有问罪一个郎中之罪的权力。’
李秉听了点点头,‘那也是在刑部主持下,顾大学士才有旁观之权。
定不定罪,是由我刑部定夺,大理寺核准!
还是先议议那个主事的罪责才是!’
话音刚落,另外两位内阁辅臣也进了大堂,这是要打擂台的节奏。
这会反而不能给主事定大罪,牵连面远超王宁远的预期!
内阁和六部的权力斗争已经到如此针锋相对的局面。
这位徐主事负责求贤科和册科期间所有违规的操作例举的十分详细。
册科还好,问题主要出现在求贤科。
在筛选举人,提拔优秀贡士时就差明码标价,二十六位推荐入仕的官员各有各的问题。
难怪事情超出预料,顾宪明显想掀起新一轮的党争。
这二十六位官员中,为官有问题的有十一之多。
贡士有两种,一种是春闱(会试)后选中的都是贡士,可有部分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参加殿试的人。
最离谱的原因就是贡士相貌猥琐,怕惊了圣颜强行不让参加殿试。
另外一种贡士则是国子监的学生,他们是能够不参加科举直接入仕为官的。
国子监里学生就比较复杂,一是各地州府按照名额推荐来的学生。
这几年可就龙蛇混杂了,有优秀的学生,也有贿赂当地官员拿到的名额。
二呢,是春闱中落地的举人,不过也是择优入学,这部分也是成色最好的。
三呢,自然是恩荫入国子监的勋贵,官员,有功将士们的孩子。
四呢,自然是捐生,看名字也知道这是用银子买进国子监的。
顺天府毕竟是首善之地,太上皇在位时为了体现自己的文治,特意放开顺天府农家子弟入国子监的名额。
十一贡生都是从国子监提拔入仕为官的。
王宁远凭借自己的记忆,总算看出这个名单的对准的方向。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