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4章 鉴宝无解天局(四)(3/3)
玩着放大镜,镜片后的眼神透着专业与冷静,旗袍上的银丝绣线在灯光下闪烁,与她专注的神情相得益彰。
右侧的林修文西装革履,手中的平板电脑不时闪烁着蓝光,透着一股科技与艺术交融的气息,他低头快速敲击着键盘,仿佛在与数据进行着无声的对话。
“请坐。”周墨抬手示意,声音沉稳而有力,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,“半月前确有一幅《写生翎毛图卷》经我斋鉴定,附有全套鉴定证书,如今已在藏家圈内引起轰动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在我们身上停留片刻,那眼神仿佛能看穿我们的来意,“不过书画鉴定,最忌先入为主,贵卷还需细细勘验。”
孙永军递上画作。
苏砚秋率先接过,指尖轻叩画轴,发出清脆的声响,打破了短暂的沉默,“市面上出现两幅同名画卷,倒也正常。宋徽宗时期宫廷画院常命画师摹写御笔,流传至今,真假本就难辨。”
苏砚秋将放大镜贴近画面,镜片后的眼神专注而认真,仿佛要将每一根线条、每一处色彩都看透。
她的睫毛随着呼吸微微颤动,神情极为投入,“这幅画的纸张纤维与宋代澄心堂纸极为相似,不过还需仪器检测确认。”
说着,她从随身的皮质工具箱中取出一台精密的检测仪,细小的探头在宣纸上轻轻滑动,屏幕上的数据不断跳动,如同跳动的音符。
林修文将平板电脑对准画面,蓝光如流水般在屏幕上快速扫描,“颜料的光谱分析显示,所用矿物颜料符合北宋时期特征。”
他熟练地调出半月前那幅画的检测数据,两张图表在屏幕上并列对比,数据的相似度令人咋舌,“与之前鉴定的画作对比,在颜料成分、笔触走向等方面,都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性。”
他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,每一个数据都仿佛是铁证,将我们说服,仿佛真相已经昭然若揭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