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4章 咬人的狗不叫,搜查(1/4)
时间匆匆。
又到了一年当中最寒冷的季节。
现在大家取暖都是用蜂窝煤,烧火做法也大都用这个。砍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,现如今社员们的收入也足以支持使用更高效的能源。
现在大城市都已经开始普及煤气罐,但暂时还没有普及到农村。
方唯的办公室也燃起了炉子,家里就更不用说,起码坐在家里不会感觉到冷。
好在当地寒冷的时间不长,当年条件不好的时候,不也就这么熬过来了?
公司财务部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年终决算,瑶寨的试验田还在继续新稻种的试验培育,盘莲花的心思早就飞到了两个孩子的身上。
方唯则悄然去了香山,庆祝电器集团股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。
而在新林县,一直没什么作为的陈学军却突然炮轰瑶岭农业,指责方唯等人是在搞假集体,实则是走私有化的老路。
他批评的重点一个是方唯将企业总部迁到了省城,掏空了所谓的合作社。
另一个论据是,方唯把效益最好的电器集团公司迁到了香山,并逐步改制成了非集体企业。
“他就是在挖集体的墙角,等到时机成熟了就会走上私有化的邪路。”
借着对瑶岭工业以及合作社的批评,陈学军开始了大刀阔斧的人事调整。
崔义明当初的格局被彻底打破,一时之间,县里和几个合作社的关系骤然紧张,很多人都不明白车陈学军到底想干嘛。
方唯从香山赶了回来,在社里主持了三个合作社负责人以及公司高管的联席会议。
“他这是投机,想踩着我们来树立他的威信。有道是咬人的狗不叫,大家还是要谨慎一些,不要重蹈当年的覆辙。”
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,陈学军敢突然发难,并非偶尔的事件。
现在社会上假集体真个人的企业比比皆是,有不少人都盯上了乡镇企业这一块,有的甚至还盯上了国营企业。
这两年,不同观念的碰撞尤其激烈。
“支书,我们也是倒霉!当年分田到户的时候,有人批评我们的集体经济,说我们要继续吃大锅饭。
现在却又反过来了,说我们想把集体资产纳为己有,居然把两个个例拿出来作为攻击的借口。我看姓陈的是想刨咱们的根。”
大家纷纷发言,对陈学军的做法表达了不满。
但接下来该怎么应对是个问题,毕竟公司的生产单位,大都集中在新林县,对方要是在今后人为的设置障碍,大家都会觉得很难受。
“不要怕困难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