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6章 东晋康帝司马岳:在书坛里“躺平”的咸鱼皇帝生涯(2/5)
但细看史料,这位“佛系青年”居然在门阀政治的夹缝中,玩出了几波骚操作。
1 经济改革:东晋版个税申报
司马岳一上任就搞了个大新闻:废除亲哥司马衍推行的“度田收租制”。这制度有多坑?简单说就是按田亩面积征税,结果土豪们疯狂“缩地术”——把万亩良田登记成十亩菜地。普通农民则因土地测量误差,被迫缴纳“空气税”,气得三吴农民集体上演“流浪建康”大戏。
司马岳大手一挥,推出“九品相通制”——按家庭资产分九等收税。上等户每亩交三升米,下等户免税。为了推行新政,他派心腹诸葛恢去会稽查账,现场表演“烧烤艺术”:把土豪的假账本堆成篝火,火光中淡定宣布:“从今往后,谁家田产超过登记数,直接充公!”吓得虞氏家主连夜退还八百顷土地,还主动捐了三百头牛给流民。《晋阳秋》记载,政策推行一年后,“流民归者三万六千户”,建康城外的难民营秒变网红农家乐。
不过门阀们也不是吃素的。庾冰的弟弟庾翼在武昌搞起“军市免税区”,美其名曰“补贴军费”,实则把商税全揣自家腰包。司马岳气得在朝会上阴阳怪气:“庾将军的算盘珠子,崩到朕脸上了!”最后各退一步,下诏“军市之利,半入州府”,活脱脱东晋版“增值税分成协议”。
2 文化治国:书法界的pua大师
司马岳把对书法的痴迷,发展成了一套完整的“文化治国体系”:
公务员书法考级:五品以上官员每月要交书法作业,字丑的罚抄《急就章》。某次庾冰的奏折因字迹太放飞,被司马岳朱批:“卿之草书,可驱鬼避邪,重抄十遍!”从此建康纸贵,官员们纷纷苦练楷书,生怕沦为笑柄。
御用带货王羲之:任命王羲之为右军将军兼会稽内史,表面说是去地方历练,实则是给书法大师创造采风环境。后来《兰亭序》的诞生,全赖这笔“艺术投资”。有次北伐军情和王羲之的《姨母帖》同时送到御前,司马岳居然先批改了书法作业,批注“点画如坠石,可抵三万兵”。
书法外交骚操作:给后赵暴君石虎寄《问安帖》,石虎看完行书惊为天人,回赠百匹西域宝马。司马岳转手就把马送给桓温,附赠亲笔信:“昔周郎赤壁,今卿掌羽林。”后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