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章 东晋明穆皇后庾文君:乱世牡丹的傲骨风姿(3/8)
知前日宫中丢了三只御鸡?\"见众人茫然,她话锋一转:\"本宫查了半月,发现是黄门侍郎家的狸奴所为。可见凡事要讲证据,断案如烹小鲜,急火容易糊锅不是?\"这招\"声东击西\"让钟雅当场噎住,庾亮趁机递上春耕奏章,早朝危机就此化解。
事后小皇帝司马衍好奇地问:\"母后为何不说破钟雅诬告?\"庾文君边教他写\"制衡\"二字边笑:\"治国如养花,杂草要拔,但也不能拔得太干净——否则谁来给牡丹当绿叶呢?\"
2 御书房里的\"作业辅导\"
要说庾太后最头疼的事,非辅导小皇帝功课莫属。某日司马衍对着《论语》打瞌睡,口水把\"君子不器\"的\"器\"字都晕开了。庾文君灵机一动,把奏折堆成小山:\"陛下看,这些奏章就像"器"——\"
\"朕知道!要当君子就不能被奏章困住!\"小皇帝兴奋地跳起来。
\"错啦!\"庾太后用朱笔敲他脑门,\""君子不器"是说别把自己当器物任人摆布。你看这奏章\"她随手抽出一本:\"琅琊太守要修堤坝,这是民生之器;江州刺史要增兵,这是国防之器。为君者要善用万器,而非不用器。\"
说着又翻开户部账册:\"就像你昨儿玩的七巧板,单块只能当烧火棍,拼好了就是麒麟祥瑞。\"小皇帝似懂非懂地点头,转头就把这话复述给太傅,把老夫子感动得老泪纵横:\"太后真乃女中管仲!\"
3 后宫里的\"经济学课堂\"
要说庾文君最得意的政绩,当属她发明的\"牡丹经济圈\"。某日内廷总管哭诉宫中用度吃紧,她绕着御花园转了三圈,突然盯着满园牡丹拍案:\"本宫记得扬州刺史夫人最爱魏紫?\"
三个月后,建康贵妇圈掀起\"牡丹盲盒\"风潮——花匠把不同品种的牡丹幼苗装在青瓷罐里,配上庾太后亲题的诗签,一罐竟能卖出十匹绢帛的高价。庾文君还搞起\"皇室联名款\":王导家得的是\"紫袍金带\",陶侃家收的是\"铁甲红妆\",连御膳房都开发出牡丹花酱、牡丹香饼等周边产品。
最绝的是她让宫人把落花制成\"牡丹笺\",背面印着《女诫》金句,美其名曰\"花开有时,修身无涯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